第13章 棋局(1 / 2)

淩雲台上八角井旁,老道長臉上逐漸露出得意的笑容。

蟒袍宦官沉思良久,終於將手中棋子一扔,站起身來走到八角井口,一言不發盯著井水。

“趙翁,承讓了!”

“這拓跋小子真能折騰,爬那麼高藏酒……”說著往西南方高處瞅了瞅,那裏是永寧寺的方向。

這淩雲台位於北宮,千秋門內,西遊園中。

乃是魏文帝曹丕所築,淩雲台北有涼風觀,可登高遠望,納涼賞景。

淩雲台下有碧海曲池,一片頗大的海子,讓此處更加涼爽濕潤。

淩雲台東有宣慈觀,高十丈。宣慈觀東邊還有靈芝鈞台,聳立在碧海曲池中,用大木建造,高二十丈。

風從窗戶中吹過,雲在梁柱間騰繞。丹柱白階,雕梁畫棟,描摹仙人圖像,使人如登天台。

靈芝鈞台下麵是一個大石基,刻畫鯨魚形狀,背負鈞台,就像從海中湧出一般,又好像從天上飛來。

那裏是天家避暑的地方,台上有飛閣複道連通四周宮殿。

能在宮城內淩雲台旁建造道觀,可見道家的地位,至少在皇宮中不輸給佛教。

淩雲台上高起一樓,名叫淩雲閣。就是老道長的居處,也是洛陽乃至天下武學品評聖地。

淩雲閣榜上有名的人,皆是各國各州響當當的武道宗師。

宣慈觀中不知有幾多年輕才俊,或是有道高人,但今日此時卻都寂靜無聲,似乎不願打擾二老對弈。

趙太監看了一會兒永寧寺塔,不知他有沒有看到塔尖的人影,但卻繼續說道:“裴鬆壽向七郎示好,不知是秦國夫人的意思,還是他自己有所瞻望?”

“趙翁,你心思太重,難怪讓老道贏了幾子!”老道長笑著調侃一句,卻不回答他的問題。

“哼,咱家受皇爺托付,敢不盡心盡力!”

“唉……我那徒兒倒是會躲清閑,這幾年越發神龍見首不見尾。”

“皇爺之誌非我等可以揣度!你這掛名師父,就別在老趙麵前裝高深了……”

“趙翁,我倆有言在先,既然貧道贏了,那你可得信守諾言哦。”

趙太監將蟒袍衣袖一揮,氣呼呼道:“咱家豈是食言之輩?隻是,你能掌控那小子嗎,別鬧的收不了場。”

說著不自覺又看了眼永寧寺塔,似乎放不下心中的擔憂。

“貧道現在倒不擔心這臭小子,反而是那個天竺番僧,讓人琢磨不清……”

蟒袍宦官嘴角一揚:“哦?玄陽大真人也有琢磨不清的時候?聽說寇謙之快出關了,這十餘年嵩山修道,估計必有大成。你們道家將添一大臂助,還擔心什麼?”

“謙之,謙之……明日也該到了吧!”

“咱家突然有點好奇,大真人給分析分析,寇天師和那天竺番僧,兩人誰的境界高些?”

“哈哈,趙翁幾十年不與人動武,今天怎麼有心情問這個?”

趙宦官背著手笑眯眯道:“說說!”

“謙之已有十年不見,他現在上了幾重樓,老道也不知啊……不過那孫安今年已上了十重無相境,謙之最少也應到了十重頂境,說不定已經是我徒兒之後第二個十一境無法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