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三 何時返旆勒燕然(四)(2 / 2)

湯若望連忙道:“我一定會加倍努力,擴大規模。”

“不光如此,”朱慈烺補充道,“還要嚴格材料篩選,以及人才培養。我之所以不忍心殺你,也是因為你的學識讓我欽佩。我希望你能教出優秀的學生,在我看來,學生立下的功勞,其中也有老師的一半。”

湯若望再次匍匐在地,親吻地磚,表示感謝。

朱慈烺揮手命人帶他去找王徵,算是了了一樁心事。不得不承認,湯若望參與編撰的《崇禎曆書》並非簡單的萬年曆,而是一部包含了天文、地理、光學、數學等全方麵知識的百科全書。而欽天監和靈台收存的天體運行記錄,也是天文學發展的基石,直接影響到航海能力的的強弱。

盡管有人覺得裝書不如裝真金白銀,但這些不可多得的原始資料,對於朱慈烺而言遠比黃金白銀貴重得多。

尤其山東有全國數一數二的大金礦,招遠金礦。如今金礦已經被人發掘,但並不歸在招遠縣,而是棲霞縣,與這金礦伴生的還有鐵礦。這也正是朱慈烺立足膠東的主要原因之一,有通路有金子,就算一時缺乏物資也不至於困斃。

為了保護和開掘這個金礦,單寧的預備營就在設在招遠山中。這個營原本應該歸在作訓部之下,負責艸練新兵,然後分配到各個部隊。朱慈烺決定擴大部曲,盡快組建近衛第三營,所以直接讓單寧出來組建班底,由閔展煉負責訓練。

肖土庚部被放在了膠州,成軍之後可以直接攻略膠西,接通南直隸,控製淮河流域。這樣也能打通蘇鋼進入山東的陸路通道,獲得足夠的優質鋼鐵來源。雖然山東本身就有煤鐵,但都在濟南府,朱慈烺還不足以直接掌控,隻能讓蔡懋德以山東巡撫的身份傳令調運萊州。

崇禎十七年四月十三,真正的大順軍董學禮部帶著一千五百人南下山東。檄牌傳至了濟南府和兗州府的多個縣份,被羅玉昆截獲。

“這咋個辦?”羅玉昆拿著檄牌上的文字,遞給陳崇。

陳崇看完,自己也有些茫然,心中暗道:看來還是得催上麵快些派個參謀來,這事我怎麼知道該怎麼辦?

“他人不多,也就一千五,老子些一人尿一泡都淹死他了。”羅玉昆道:“就是不知道上頭是怎麼打算的。”

“咱們問問吧。”陳崇遲疑道。

羅玉昆已經習慣了陳崇這副沒主意的模樣,他能有什麼辦法?一個沒卵子的男人嘛。他來回踱步,仰著頭盤算道:“上頭讓咱們冒充大順軍,無非就是要守住這塊地盤,幹些上頭不方便幹的事。要不照我說,直接打!打死了就來個死不認賬,對!就說那是官兵!然後去兗州把上頭交代的事辦完,糧食吃得也差不多了,咱們就去萊州繼續當咱們的官兵。”

陳崇受到了啟發,連忙道:“正是,咱們先打了他,未必李闖還能派人過來!”

“那就打!探馬派出去,這回可別跑過頭了!”羅玉昆道。

這支川兵流民混合的隊伍完全沒有軍隊框架,羅玉昆與陳崇就是大家眼裏的大頭目,凡事一言可決。羅玉昆也想過將川兵裏的把總、都司分派到流民營中,把人管起來。然而流民營隻能順風衝,一旦對方列陣對戰,必然是全營潰逃。這種賣隊友賣長官的事著實讓人牙癢,自然沒有川兵軍官願意去做這種差事。

總算現在也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平衡——流民跟著羅玉昆吃飯,羅玉昆也毫無心理壓力地讓他們去送死,可謂是亂世中的各得其所。(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金鱗開》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