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中國曆史·先秦時期 (1)(1 / 3)

盤古開天辟地

盤古是中國古代傳說中開天辟地的神,他殫精竭慮,以自己的生命演化出生機勃勃的大千世界,給後人留下無窮無盡的寶藏,是中華民族崇拜的英雄。

據民間神話傳說,盤古出生在黑暗團中,他不能忍受黑暗,於是用神斧劈向四方,一股清新的氣體散發開來,飄飄揚揚升到高處,變成天空;另外一些渾濁的東西緩緩下沉,變成大地。從此,混沌不分的宇宙變成天和地兩部分,不再是漆黑一片。為了防止天和地重新合並,他不斷地施展法術。每當盤古的身體長高一尺,天空就隨之增高一尺,經過一萬八千多年的努力,盤古變成一位頂天立地的巨人,而天空也升得高不可及,大地也變得厚實無比。

盤古臨死前,他嘴裏呼出的氣變成了春風和天空的雲霧;聲音變成了天空的雷霆;盤古的左眼變成太陽,照耀大地;右眼變成皎潔的月亮,給夜晚帶來光明;千萬縷頭發變成顆顆星星,點綴在美麗的夜空;鮮血變成江河湖海,奔騰不息;肌肉變成千裏沃野,供萬物生存;骨骼變成樹木花草,供人們欣賞;筋脈變成了道路;牙齒變成石頭和金屬,供人們使用;精髓變成明亮的珍珠,供人們收藏;汗水變成雨露,滋潤禾苗。盤古倒下時,他的頭化作了東嶽泰山,他的腳化作了西嶽華山,他的左臂化作南嶽衡山,他的右臂化作北嶽恒山,他的腹部化作了中嶽嵩山。傳說盤古的精靈魂魄也在他死後變成了人類,所以才會有“人類是萬物之靈”的說法。

盤古是自然大道的化身,在開天辟地的傳說中蘊涵了極為豐富而深刻的文化、科學和哲學等內涵,是研究宇宙起源、創世說和人類起源的重要線索。而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獻身精神,更是人類精神的至高境界。

燧人氏鑽木取火

從原始人群到氏族公社初期人類生活是怎樣進化的,我國古代有許多傳說。傳說中往往把成就歸於個別的大人物。

原始人的工具十分簡單,周圍又有許多猛獸,隨時隨地會遭到它們的傷害。後來,他們看到鳥兒在樹上做窩,野獸爬不上去,不能傷害它們。原始人就學著鳥兒的樣,在樹上做起窩來,也就是在樹上造一座小屋。後來的人把這叫做“構木為巢”。傳授這種方法的人,就被人們稱做“有巢氏”。

最早的原始人,也不知道利用火,采摘來的植物果實和捕捉到的野獸都是生吃的。後來,才發明了用火(在周口店的北京人遺址上,已發現用火的痕跡,說明那時候我國的先民已經知道利用火)。火的現象,自然界早就有了,火山爆發、打雷閃電的時候,樹林裏也會起火。可是原始人開始看到火,不會利用,反而怕得要命。後來偶爾撿到被火燒死的野獸,拿來一嚐,味道挺香。經過多次的試驗,人們漸漸學會用火燒東西吃,並且想辦法把火種保存下來,使它常年不滅。又過了相當長的時期,人們把堅硬而尖銳的木頭,在另一塊硬木頭上使勁地鑽,鑽出火星來;也有的把燧石敲敲打打,敲出火星來。這樣人們就明白了人工也能取火(從考古材料發現,山頂洞人已經懂得人工取火)。從那時候起,人們就隨時可以吃到燒熟的東西,而且食物的品種也增加了。人們把教授他們人工取火方法的人稱為“燧人氏”。據說,燧人氏還教人捕魚。原來像魚、鱉、蚌、蛤一類東西,生的有腥臊味不好吃,有了取火辦法,就可以燒熟來吃了。這樣,人們的身體素質就有了極大的提高。

不知過了多長的時間,人們開始用繩子結網,用網去打獵,還發明了弓箭。這樣,平地上的走獸,天空的飛鳥,水裏的遊魚,都可以射殺、捕捉起來供人類食用。捕來的鳥獸,多半是活的,一時吃不完,還可以留到下次吃,這樣,人們又學會了飼養。這種結網、打獵、養牲口的經驗,都是人們在勞動中共同積累起來的。

這種漁獵的時期又不知經過了多少年,人類的文明越來越進步。開始,人們偶爾把一些野生穀子撒在地上,到了第二年,發現地麵上長出苗來,一到秋天,又結出了更多的穀子。於是,人們就大量栽種起來。他們用木頭製造一種耕地的農具,叫做耒耜。他們用耒耜耕地,種植五穀,收獲的作物就更多了。後來傳說中把這些種植莊稼的人說成是一個人,名叫“神農氏”。傳說中的神農氏還親自嚐過各種野草野果的味兒,有甜的,也有苦的,甚至碰到有毒的。他不但發現了許多可以吃的食物,還發現了許多可以醫治人們疾病的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