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常說春天是個頂好的季節,萬物複蘇,萬物可愛,出生在春天裏的娃娃呀也會是陽光開朗,活潑動人,充滿了張力與生機。薑知鈺出生在千禧年的春日裏,名字是爸媽給取的,寓意溫文爾雅,知書達理,多好的寓意啊,偏偏事與願違……
醫生將剛出生的薑知鈺抱給她的父親的時候說:“是個小胖丫頭呢,很健康,肉嘟嘟的。”薑知鈺呢,哭的哇哇的,好像剛出去就在抵觸“胖丫頭”這個稱呼,醫生也打趣道:“看樣子不能叫小胖丫頭,不高興了”。薑巍也就是薑知鈺的父親看著娃娃笑臉盈盈,一個勁的感謝天感謝地感謝醫生,手忙腳亂地不知道怎麼抱薑知鈺能讓她舒服點,還是醫生提醒了才反應過來,把薑知鈺送到了她媽媽身邊。很神奇,聽到媽媽聲音的薑知鈺真的不哭了,乖乖的依偎在懷裏。
對了,忘了告訴大家了,薑知鈺嘛,就是我本人啦,有時候吧,真覺得自己配不上這個名字因為好多人都說我名字相當淑女,本人相當漢子。一言難盡啊~嗐!
從我出生的那天起就有了個別稱“小胖丫頭”,我不知道當時的我是不是因為這個名稱哭鬧的,但是現在的我絕對是會因為這個稱呼不開心很久,畢竟誰不希望自己是個美女啊,真的很難受啊……
在我周歲生日宴的時候,按照當地習俗有個“抓周”的環節,就是將好多不同寓意的物品放在桌子上,將小孩抱到桌子上,抓到不同的東西有不同的寓意,譬如說抓了錢幣就意味著發財。我抓了什麼呢?聽我媽媽說是抓了吃的,意味著不愁吃喝,這要是放別人那裏自然沒啥問題,吃喝不愁也挺好的,可惜我是個小胖墩,連起來就是小胖墩吃喝不愁,相當自閉了。
再後來,上了小學了,我不僅有點胖,還高,在我三年級那會已經160了,所以和同齡人站一起真的有點格格不入,老師都是一個鄉裏的,看到我爸媽來接我,經常調侃道:“小丫頭吃的啥啊,高高壯壯的。”那時候的我已經有點愛美的意識了,麵對這樣的說辭總是覺得不太高興。我媽呢,並不覺得有啥,她總是會開玩笑地說我是吃添加劑長大的(打斷一下,並不是真的吃添加劑長大的,真的真的沒吃啥好的,也不知道咋就高高壯壯了。)但是對比同齡人,真的自己也會覺得自己怪紮眼的,尤其是我有個哥哥比我大一歲,但是比我矮半截而且瘦的可憐。家裏親戚那會總說我倆搞錯了性別,女孩子高高壯壯的,男孩子矮矮瘦瘦的,換一下就好啦,我們也隻能尬笑,內心深處早就把當時會的罵人的髒話全吐了一遍。
小時候的女孩子都想變成小公主,我也不例外,可是每次到班裏選故事表演主角的時候總是排不上號,我們班級有個很漂亮的小女孩,她白白瘦瘦的,文靜又溫柔,說話輕聲細語的,笑起來特別好看,好多老師都格外喜歡她,公主故事的主角嘛,自然也是她了。其實我小時候很羨慕她,對比她來說,我高高壯壯,曬得黑不溜秋的,一點沒有小公主的樣子,也是無奈的很。別說別人了,我自己都喜歡這樣的女孩,站在人群裏總是能閃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