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孕產:你要做媽媽了嗎?(4)(1 / 2)

產後第1周,要充分補充睡眠,哺乳的母親在時間上要與嬰兒同步。孩子睡覺時也應抓緊時間休息,這樣既可緩解疲勞,又可保證乳汁充足。

6.適當運動

休息並不表示不運動,可以采用臥床休息與適量運動相結合的方法,經常在床上翻翻身,采用坐式與臥式休息相結合,體力恢複後可以在房間內多走動,這樣可以保證休息質量。產後適量的運動能夠促進體內的循環,不僅能讓產婦迅速恢複以往的體力,保證健康,而且還可以盡早恢複體形,減少便秘症狀。

7.產後體力恢複和哺乳要補充大量的營養

飲食是補充營養最重要的途徑,可以適當加餐,一日5~6餐,以清淡適中、調護脾胃、促進消化的飲食為主。不要隻吃高蛋白、高脂肪食物,而應該注重營養的均衡,合理搭配。在補充肉、蛋、奶類高蛋白食品的同時,也要多攝取蔬菜、水果。

■ 產後媽媽的健康飲食

媽媽吃得好,營養跟得上,才能分泌乳汁,讓寶寶健康成長。有些家屬缺乏產後護理知識,給產婦選擇的食品雖然富含營養,但卻不適合,甚至因此產生反效果。那麼產婦到底應該吃什麼呢?

產後5~7天,因產婦的消化能力弱,應以米粥、軟麵、雞蛋湯為主,不要食過分油膩的食物,如豬蹄、母雞等。7天以後,隨著消化能力的恢複,可進熱量高、富有營養的食物,如魚、肉、雞、包子、水餃等。可以根據個人的口味調節。但不可過飽,在產後1個月內可一日多餐。從醫學角度上講,產後不需要忌口,但要注意,不要食辛辣溫燥之物,如辣椒、大蒜、酒、茴香等,以免引起產婦大便秘結或痔瘡發作;也不要食生冷堅硬之物,以免損傷脾胃,影響消化功能。還有人認為產婦不應該吃海鮮,否則會引起會陰切口或腹部刀口發炎。事實上,如果你過去對海鮮食物不過敏的話,產後是可以吃的。隻有少部分人對海鮮食物產生過敏反應。海鮮類屬高蛋白食物,產後適當食用,有利於身體健康的恢複和刀口的愈合。如果你以前有過敏史,在刀口愈合之前最好不要吃蝦、螃蟹與海貝之類的海鮮。

還有人相信,產婦產後吃紅糖、喝黃酒會使身體加速恢複健康。紅糖和黃酒對產婦的健康恢複確實有一定幫助,但要適度,紅糖是尚未提純的粗製的食糖,它有兩個方麵的作用:一方麵它含有較為豐富的營養物質,如鐵、鈣、胡蘿卜素,有補血和活血功能;另一方麵,它含有大量的葡萄糖,能供給產婦能量,使子宮早日複舊;還能利尿,有利於產婦盡快排除身體內瀦留的水分及有害物質。但食用紅糖過多,可以引起腹脹、食欲減退等症狀,也可能引起腹瀉等消化道疾病,所以產後可以食用紅糖,但不是必須食用。食用時要注意一定要先將其煮沸、過濾、除去雜質,且要適量食用。

黃酒,又稱米酒,是水穀之精,其性熱,其氣悍,產後少量飲之,可以祛風活血,避邪逐穢,有利於惡露的排出和子宮的縮複,對產後受涼有舒筋活絡之用。但飲用黃酒要適時適量,黃酒過量,因其可助內熱,會使產婦上火,口舌生瘡,且由於母體內熱,可通過乳汁影響到嬰兒,也會使嬰兒內熱。飲用時間以產後1周內為宜。因其有活血作用,飲用時間過長,可使惡露排出量過多或持續時間長,不利於身體健康的恢複。要提醒各位媽媽的是:產後吃補品要悠著點兒,你吸收的營養能滿足母子健康需要就可以了,無節製的進補會讓你的身材變形,再也無法回到過去的窈窕美麗。

■ 科學解決產後便秘

導致產婦便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產後由於身體內分泌的變化,腸蠕動減弱,又因為產婦腹壁鬆弛,收縮力不足,加上產後失血多、出汗多、活動少,飲食往往以米麵為主,蔬菜水果及水的攝入量較少,所以產婦常常會出現便秘。

產婦出現便秘後,糞便在腸道裏停留時間長,水分被腸管吸收,使大便幹燥、堅硬,產婦排便異常困難,嚴重的可引起肛裂、痔瘡,增加了產婦的痛苦,再加上分娩時會陰裂傷造成的疼痛,使產婦對大便有一種恐懼感,不願大便,這樣便形成了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