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宗駕崩後,繼位的柴宗訓年僅七歲 。柴宗訓即後周恭帝。趙匡胤此時任殿前都點檢(禁軍的最高長官)兼宋州歸德軍節度使。這是一個實權官職,統領著三萬名禁軍精銳,這也是趙匡胤的家底
顯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日,鎮州(今河北正定)和定州(今河北定州)報稱北漢和遼朝聯軍南下,攻打後周,聲勢浩大,請求派兵援助。符太後和宰相範質、王溥等執政大臣慌忙令澶州節度使慕容延釗率兵抵禦。又命趙匡胤率兵北上禦敵,賜於他金帶、銀器、鞍馬、鎧甲、器仗數十萬。
初一,趙匡胤副手統率先鋒先行出發,初二京城突然傳出一股流言:將以出軍之日,策點檢為天子。什麼意思呢,就是出軍的那一天,立點檢為天子,誰是點檢呢,趙匡胤。五代的軍事製度,一般都是分為禁軍與牙軍,禁軍是中央部隊,牙軍是地方和藩鎮部隊,節度使的部隊。後周的禁軍又有改動,分為殿前司和侍衛司,殿前司的老大叫殿前司都點檢,就是趙匡胤。京城的留言傳的沸沸揚揚,奇怪的是皇宮裏沒有人知道,這也很好解釋,皇宮裏的人要是知道了,那老趙也出不了征了。另一方麵京城百姓們基本都知道了,一片恐慌。五代的這個時候,皇帝換的太勤了,今日我做,明天他做,一會河東一會河西,一朝天子一朝臣,權利的更換,往往帶來了殺虐,所以人們都要學會一個本領,就是逃。
正月初三,趙匡胤統率大軍離開都城,部隊紀律嚴明,沒有一點騷亂,。這個時候,部隊裏又傳出了留言,傳出流言的人據說非常擅於觀察天象,他看了天象之後說,天上有東西,你們都看不見,就他看見了,是什麼東西呢,日下複有一日,黑光摩蕩者久之,什麼意思呢,就是天上的太陽下麵還有一個太陽,天象出了兩個太陽,而且這兩個太陽在互相搏殺。這個天象就不一般了,大家都知道,天無二日,在封建王朝的含義。當夜,部隊夜宿距開封東北二十公裏的陳橋驛(今河南封丘東南陳橋鎮),氣氛就不對了,禁軍,就是趙匡胤的嫡係部隊的一部分將領聚集在一起商量,商量什麼呢,商量另立天子!不能聽那個八歲小皇帝的。還給出了自己的考慮:皇帝還小,我們打江山,割頭顱灑熱血,等他長大還能記得嗎,倒不如我們現在有擁立點檢趙匡胤做皇帝。這個理由說實話,以我個人的見解,這個理由雖然看起來也能說得通,但是沒有對趙匡胤的了解和局勢的把握,或者某些人的承諾和授權,應該到不了這個地步。
一幫將領醞釀完之後,要彙報啊,自己也辦不成這事啊,於是便彙報給了領導李處耘,李處耘是管依仗和侍衛的,但是此時消息也已經走漏了。趙光義和趙普知道了,正在他們商議的時候,將領們蜂擁而來,提出要立點檢趙匡胤為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