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天獅集團總裁李金元:舍與得是一體的,沒有舍,哪有得(1 / 1)

從當年的一無所有,到通過控股反向收購SGKA,躋身於中國富豪榜第六位,他演繹了一個白手起家的財富故事。

通往成功的路有很多,關鍵是要在適當的時間選擇適當的路徑

從1995年創建天獅集團研發高鈣產品,到今天天獅成為以生物高新產業為主,兼涉金融、地產、教育、文化、物流等多種產業的綜合性跨國企業,當年一無所有的李金元,通過控股反向收購SGKA,躋身於中國富豪榜第六位。民營企業家李金元演繹了一個白手起家的財富故事。

“人們都說,舍得、舍得。什麼叫舍得?沒有舍,哪裏能有得呢?”這不是廣告語,這是天獅集團總裁李金元對於自己事業的一點感悟,而李金元的創業經曆也印證了這句話的正確。

天然動植物功能素骨參研發的失敗,曾經讓李金元陷入絕境,但東山再起的李金元沒有鑽牛角尖,他的放棄是有條件的。李金元選擇了高鈣營養素,產品終於順利走下生產線。不過這次成功沒有讓他高興太久,困擾製造商的拖欠貨款問題落在他身上,產品經銷商們隻管銷售貨物,卻不及時支付貨款,環環相扣的三角債又把李金元和他的天獅集團逼入死胡同。就在很多人認為李金元的企業再次必死無疑的時候,李金元放棄傳統的銷售模式,借鑒安利、玫琳凱等直銷公司的運作方式,企業峰回路轉。數年之間李金元在全國發展了大約三百萬人的傳銷隊伍,這個在不少人眼裏略顯“灰色”的銷售方式,讓天獅集團在1996年初到1997年8月這20個月裏,獲得了19.89億元的銷售額,利潤高達6.39億元。

1998年,國務院發出禁令,直銷和傳銷企業必須轉軌轉製,實行店鋪經營。350多萬人將總價值1億多元的貨物退回天獅集團,李金元遭到重創。在生死關頭,他將目光瞄向了海外。在國內放棄直銷模式,采取店鋪經營,而在國外用直銷模式大膽一搏。數年後,天獅已在90多個國家有了分公司。

競爭環境的不斷改變,讓李金元懂得了有時候要果斷放棄。“通往一個目標的路有好多條,也有多種走法,”李金元說,“關鍵是要懂得在適當時間選擇適當路徑。”正是在恰當的時間選擇了適當的路徑,李金元才有了今天的成功。

學會選擇和放棄

親愛的青少年朋友,舍得既是一種處世的哲學,也是一種做人做事的藝術。舍與得就如水與火、天與地、陰與陽一樣,是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概念,它們相生相克,相輔相成,存於天地,存於人世,存於心間,存於微妙的細節,囊括了萬物運行的所有機理。萬事萬物均在舍得之中,才能達到和諧,達到統一。你若真正把握了舍與得的機理和尺度,便等於把握了人生的鑰匙和成功的機遇。要知道,百年的人生,也不過就是一舍一得的重複。

在某些特定的時刻,隻有敢於舍棄,才有機會獲取更長遠的利益。正確思考往往蘊含於取舍之間,因為不這樣做,就那樣做,你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作出選擇。不少人因為難以舍棄眼前的蠅頭小利,而忽視了更長遠的目標。成大事者之所以成功有時僅僅在於抓住了一兩次被別人忽視了的機遇,而機遇的獲取,關鍵在於你是否能夠在人生道路上進行果斷的取舍。決定放棄或者忍耐,將左右人一生的成就。

人物檔案:

李金元,天津天獅集團董事長、總裁。

1958年6月生於河北滄州。

先後在油田、塑料和飼料行業工作過十四年。

1992年用僅有的積蓄加上借款共2000萬元人民幣創建天獅集團並投入到高鈣產品的研發。

1995年,他將天獅集團轉型為保健品直銷企業。目前,天獅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民營直銷企業。李金元熱心慈善事業,曆年來累計捐款捐物近4億元,並以8361萬元的捐贈位於2005中國大陸慈善榜第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