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引領時代的潮流,創造了連續十年每年穩健增長60%以上的行業奇跡,旗下的“愛國者”品牌已經成為消費電子行業的領導品牌。從鍵盤小販到數碼領軍人,從“馮五塊”到CCTV中國年度經濟人物創新大獎,馮軍希望有一天,“愛國者”品牌能夠扛起“中華的旗幟”。
令人驕傲的“愛國者”
23歲、2個人、200多塊錢、一個櫃台,這就是1993年馮軍開始創業時的全部家當和背景。
在中關村這塊創業者的樂土上,有的企業迅速成名,也有的迅速衰落。而成立14年來,華旗已經從一家代理計算機配件的公司,逐漸走上了以品牌建設和自主創新為核心的發展道路,成為中國IT消費產品領域最有價值的品牌之一。
1993年10月8日,馮軍在中關村注冊了華旗資訊公司,開始銷售鍵盤和鼠標。9年後,華旗代理著索尼等國外數碼產品、生產和銷售“愛國者”係列PC配件,年銷售額接近10億元人民幣,成為國內PC配件行業老大。作風低調的馮軍仍然在一個狹小、局促的空間裏辦公,但他的理想很大:要把華旗變成中國的三星!
從1993年成立時華旗隻有馮軍和搬運工兩個人,到2002年華旗營收達到10億人民幣,平均年增長70%,有員工500多人,在全國30多個城市設有500多家代理商和2000多家經銷商,華旗在馮軍的帶領下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過去的十多年中,華旗就像行駛在高速路上,以奔跑的速度成長。在馮軍的規劃中,2006年華旗已經完成“愛國者”民族品牌的打造,2007年開始在歐洲市場啟動新一輪國際化,而2008年則是“愛國者”最為關鍵的一年。到2009年時,華旗將會成為什麼樣的企業,會不會成為“中國的索尼和三星”,人們充滿了期待。
“當你想到失敗的時候,你一定沒有全力以赴”
當初,華旗進軍數碼相機領域被業界看做是一場賭博,尤其在聯想、紫光和方正撤出這個市場後,國內廠商僅剩下華旗孤軍對抗日韓品牌。馮軍是不是瘋了?虧損還能扛多久?種種質疑讓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當你想到失敗的時候,你一定沒有全力以赴”,骨子裏透著韌勁的馮軍硬要挺到最後。他始終堅信一點:“高質低價”的數碼相機在中國有“錢”途,隻要華旗能在日係品牌的壟斷下,撕開市場的一道小口子,未來的發展空間不可限量。
麵對華旗這個“攪局者”,壟斷數碼相機市場多年的日係廠商有些坐不住了。2008年元旦前後,幾大日係品牌聯手打壓華旗,每家拿出一款產品圍剿“愛國者”數碼相機。“打就打吧,我們的研發費在國內根本賺不回來,現在我們要去歐洲玩。”馮軍滿不在乎地說,“華旗從來不跟國內的兄弟廠商打價格戰,之所以在數碼相機領域打價格戰是因為沒有兄弟了,跟日本企業還客氣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