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嬸想起蘇梅的母親,看似嬌弱心性卻堅韌,做得一手好女紅,當年林叔林嬸因為公婆不喜,早早把他們分了出來,分家後很是拮據,蘇母把女紅毫不保留地教給林嬸,靠著這手藝,林嬸一家總算熬過了那段日子,栓子也跟著蘇父讀了幾年書,奈何誌不在此,隻好作罷。
林嬸想著蘇梅也十二了,栓子也十五了,也該議親了,議親後再過個兩年就可以成親了,等過幾天找個時間給梅娘說說。
蘇梅可不知道林嬸的想法,她現在想的是把山上所有的木耳都摘下來換銀子。回到家山子見阿姐摘了這麼多貓耳很是不解,梅娘把貓耳曬在院子裏,跟山子吃完麵湯又帶著他上山摘貓耳。
“阿姐?這又不能吃,摘它做甚”?
“山子,這可是好東西,它不光味道鮮美,還可以換銀子呢!”
“果真”?
“嗯!等曬幹了,我們就去鎮上”。
“阿姐,那我們多摘些”。
“我們家山子真能幹,等姐賣了銀子,給你買肉吃”。
聽到有肉吃,山子的眼睛都發光了,別說山子了,蘇梅這段時間天天麵湯都快吃吐了。本來想著到山上抓個野雞野兔啥的改善生活,到了山上才知道她想的太簡單了,野雞到是能見到,但它會飛,以梅娘這小身板是逮不著的,兔子跑的也很快,還差點害的她崴了腳,還是回去喝麵湯吧!
春天的雨水多,這天下著小雨,姐弟兩個各自捧著本書,空空蕩蕩的架子上本也沒幾本書,大多都是啟蒙書籍,還有幾本醫書,蘇梅看的頭疼,因繁體字太多了,很是費腦子,山子看的是蘇父教過文字蒙求,這本書上的字他都已經認識了,還是反複的看,一點也不厭煩,梅娘心想,看這小子是個有耐心的,以後一點點得把這書架填滿,再買些紙墨筆硯讓山子練字,隻這麼看不會寫也不行,最好還是送他去私塾。唉!現在最重要的是解決溫飽問題,看著腳下的土地,總覺得怎麼掃也掃不幹淨,好懷念現代的瓷磚,哪怕是水泥地也是好的。
“梅娘?在家不”?
“林嬸!在呢”。
蘇梅忙把她請進自己屋裏。“嬸!喝口水,沒淋濕吧?怎地也不打把傘”?
“就這幾步遠的路,雨又下的不大,這不春耕完了,閑著沒事,找你來說會兒話”!
林嬸打量著梅娘的閨房,隱約聞到股花香,聞著花香看去,發現靠窗的桌子上放著一束野花,色彩斑斕,很是好看,深綠色的床幔雖然有些舊,但是幹淨整潔,坐在她身旁的梅娘眉眼含笑。
林嬸心疼的說“好孩子,你屋裏收拾的真好,看著那束花心情都好了很多,這些年苦了你了,又要照顧山子,又要照顧家,難為你小小的年紀就做的這樣好”。
“嬸子,這些年還不是多虧了你和林叔還有栓子哥的照顧,不然我和弟弟怎麼能熬的過來,說著眼淚不知覺的流了下來,我心裏感激著呢!嬸子一家的大恩大德,梅娘沒齒難忘”!
“哎呦!瞧我,說這些做甚,惹的梅娘傷心,快別哭了哈,嬸子心裏也不好受,當初若不是你母親教我女紅,我們一家也熬不過那段日子,你栓子哥想跟著他二表舅學木工,好歹也是門手藝,以後日子會越來越好的,隻要有我們一口吃的,你和山子就餓不著”。
蘇梅看著這善良純樸又爽利的林嬸,內心很是感動,暗暗下定決心以後必定回報。
“嬸子,您不用擔心我和山子,我們也會越來好的,我會好好照顧山子長大成人,看著他結婚生子”。
看著梅娘堅定的神情,林嬸甚是欣慰,知道這孩子是個有主見的。隨後從帶來的籃子裏拿出一些手帕。
“你看看這帕子如何”?
蘇梅看著帕子上繡著的海棠花,針腳細膩,布料絲滑,感歎道:“嬸子手真巧,真好看”。
心想:“古人都喜歡用這個料子做手帕,能吸汗嗎?做純棉的多好用呢”。
林嬸說:“那梅娘想不想學?等你學會了,可以貼補家用”!
“那這一條帕子繡坊給多少銀子”?
“像這種布料,刺繡簡單的給一文錢,這樣的刺繡複雜些的是二文錢,還有這種,四文錢”。
梅娘問:“那這種嬸子要繡多久”?
“要用三天”。
蘇梅想了想,如果都繡四文的一個月能繡十條,就是四十文,再去掉十文成本,就是三十文,要知道在這村子裏誰家裏有幾兩銀子都是很富有的了,又看了看花樣子,蘇梅覺得就算把眼睛累瞎也繡不了五條,而且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她並不擅女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