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大道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而人遁其一”。
……
2X56年初春的清晨,剛剛探出雲層的朝陽,把A國墮聖城大灣區北岸的一片住宅區染成金色。
清風拂過靜謐的石板小路,卷起幾片殘破的冬葉,掠過安靜待命的清潔機器人,落在一棟小樓的屋頂上。
小樓內坐在沙發上的亞曆山大.範.安德烈並不關心屋外的美景,隻是輕輕啜飲著杯中金黃色的酒液,悠悠地想著自己該如何選擇。
書桌上的專用終端發出收到新任務的“嗶嗶”提示音,告訴安德烈有新的異常算法被檢測到,並剝離出核心程序後,連同其他的附屬材料都發給他了。
同時,正對他的房門發出藍色的光芒,意味著才完成重大升級後的元世界接入艙啟動完成,其中有著無數的美好正等著他的臨幸。
是工作呢,還是去享受?
這就是安德烈麵臨的兩難選擇。
又輕啜幾口酒之後,專用終端的提示音一反常態地還在不停“嗶嗶”作響,讓安德烈的選擇有了答案。
隻有接收到重大疑難變異算法的任務,專用終端才會持續地發出提示音,直到安德烈著手處理才會停止。
唉!夢幻之旅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了。安德烈沮喪地歎口氣,放下助興的酒杯,站起身拖著沉重的腳步走到終端前坐下。
用一次性存儲設備從專用終端下載好資料,重新拔下並插到安德烈自用的沙箱服務器上,手動完成數據的遷移。
親眼看著一次性存儲設備在專業溶解液中像冰塊融化消失不見,安德烈才在沙箱服務器上啟動異常算法的準備進程。
看看還有十多分鍾的加載時間,安德烈便按常規先瀏覽一遍情況通報,其中的內容瞬間把安德烈淺淺的醉意徹底蒸發掉不說,還把他的精神狀態提升到最頂峰狀態。
事情確實不簡單!
從通報看,異常算法的來曆不凡,是由世界排名第一的思想無盡公司為墮聖城警局量身定製的決策算法。
據說為讓算法的可靠性、準確性和高效率坐上世界第一的寶座,思想無盡公司可是重金聘請近百名世界前列的算法設計師,經過近一年的封閉開發才最終完成的。
思想無盡公司總裁在算法上市時的一句話評價,足以說明其過人之處:“讓人類第一次能夠準確地預測未來!”
安德烈不但非常認可這個評價,甚至褒獎更甚。畢竟,作為世界最頂級的清除者,他可是被指派去全程監察算法編製的。
算法成功上線後,安德烈曾經在個人空間中留下一段無頭無尾的感言。
“一百個人類天才用人類最先進的工具,經過一年的工作,終於把人類文明的精髓凝結成一個算法。”
“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人類將因其獲得真正的自由。”
不負眾望的,被命名為“先知”的算法運行良好,不但讓墮聖城的犯罪率持續下降至三年前的百分之十,而且市民的生活幸福度從82%提升到87%,成功讓墮聖城成為世界最幸福城市。
因此,在三年後的今天,因為出現異常情況而再次看到先知算法的核心程序,很是讓安德烈意外。
先知表現出來的異常是會不規律地降低工作效率,最壞的情況下,甚至還不到正常狀態的百分之十。
一般來說,算法的工作效率因為工作對象的不同會發生波動,隻要不超出正負百分之五十,就都是很正常的現象。
表麵上看,先知的異常確實有點超常規,但好像也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
但安德烈不是這麼認為的。
他知道,在任務發布給他之前,已經有兩位普通清除者及三位知名清除者進行過判別和解釋,但都沒有形成統一的意見,也就給不出具體的處置措施。
能讓五名清除者為難的異常,從來就不是什麼小異常。
果然,安德烈又把附件中包含的,鎖鏈進程收集的數據核對一遍,果然沒有發現任何異常。
這就是真正的大問題。
所謂的鎖鏈進程,是A國聯邦為限製算法自我進化製定的標準進程,凡是在A國境內上市或出口的智能設備,都必須在所使用,在算法上線發布的同時捆綁使用。
鎖鏈進程的遠離很簡單,就是在算法的輸出環節設置數據開關,一方麵是收集算法的過程數據,另一方麵就是可以終止算法某個環節的運行。
這樣一來,鎖鏈進程不但能徹底鎖死算法的自我複製能力,還會鎖死算法任務邊界之外的信息獲取,同時對算法的整個運行過程進行監控,一旦有異常即進行報警。
可是與先知配套的鎖鏈進程沒有任何的異常報警。
甚至於連任何算法都會發生的數據隨機錯誤,都沒有發生過一次。
而且在三年之內都是如此!
問題複雜了啊!
安德烈心頭一抽,眉頭皺得猶如壕溝。至於之前的享樂計劃,此時早已飛出九霄雲外。
在安德烈看來,所有監控數據都正常本身就是最大的不正常,至於先知偶爾罷工的問題,相反還算不上什麼。
要知道,算法不可能百分之百完美的,即便做到百分之九十九完美,都是不可能的。
神仙都不行。
是軟件就會出錯,本身就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共識。
即便退一萬步講,先知用逆天的糾錯手段保證自身無錯,但也無法保證硬件不出錯啊!
無論是CPU、GPU還是存儲器等等,可都是芯片。隻要是芯片,而且還是如今高度集成的芯片,其最基礎的還不是數量眾多、體積微小到極致的晶體管。
科技是無法保證這些晶體管在任何時候都是運行正常的,也無法保證這些晶體管出錯後,所有錯誤都得到發現並糾正。
更要命的是軟件和硬件結合在一起處理的數據極為複雜,並不是想象中完全純淨的那種。
先知處理的數千億條、乃至數萬億條數據中,有那麼幾條是存在會讓係統出錯的數據,是極大概率存在的。
可是現在看來,先知在三年內一條都沒遇到過,因而沒有發生任何的錯誤。
那麼,出錯的可能就隻可能是鎖鏈進程本身了。
鎖鏈進程的問題如果被確認,那就不但是安德烈本人,也是聯邦整體,都會陷入到極致的恐懼當中。
因為,這就意味著不知數量的智能算法正在或已經脫離人類的控製,甚至還默默地發生者人類不知情的變化。
說到底,對於人類而言,無論是恐懼的產生,還是滔天的災難,其產生的根底,不過是“不可控”這三個字罷了。
現在的異常進程,無疑就是不可控的典型表現!
安德烈後仰靠在椅背上,閉著眼睛深呼吸幾次,讓自己激烈跳動的心髒減緩下來、讓近乎沸騰的腦漿子冷卻一些。
直到認為自己足夠冷靜、能夠清晰地思考時,安德烈才把注意力重新聚焦在先知算法上。
得益於強大的配置,沙箱係統準備工作完成得很快,先知算法被反編譯成一堆亂碼,而算法本身,也被加載到一個全封閉係統中,等待運行。
安德烈敲入指令讓算法全效率運行,看著海量的模擬數據被快速地清洗、分類、歸納並給出一堆符合預期的建議結果,他不禁慶幸,自己花大價錢打造的沙箱係統是值得的。
想到這裏,一個念頭不禁從安德烈的腦海中浮現:另外五個清除者無法給出確定的結論,會不會因為他們擁有的沙箱係統配置太低?
搖搖頭把這個不靠譜的想法拋之腦後,安德烈把注意力重新聚焦在那堆反編譯產生的亂碼上。
嗬嗬,加密的小伎倆罷了。安德烈暗笑一聲,把算法代碼加載到解密軟件中,隨後回憶一下開發先知時的算法工程師的名字,寫進解密軟件中,作為解密計算的關鍵字。
作為資深且知名的代碼狗,安德烈深知代碼狗永世改不掉的爛毛病:喜歡在自己編寫的代碼中留下自己的名字。
並且,越是重要的代碼,就越是想盡一切辦法、使出各種手段,冒著查出就拿不到一分錢報酬的巨大風險,以求逃脫比狗鼻子還靈敏百倍的審核者,把自己的名字留在巨作之中。
對於這些手段,曾經是資深代碼狗的安德烈不敢說洞悉所有,但敢說至少知道十之八九。
果然,用代碼狗的名字作為破解點進行解密,速度快了不止一倍兩倍,沒等封閉係統對算法測試完成,解密軟件就輸出一個疑似解密結果:五段代碼首行字母組成的一個名字“kevin”。
嗬嗬!安德烈暗笑一聲,抬手敲擊幾下鍵盤確認解密結果,並繼續解密代碼整體。
沒多久,結果出來了,還是一堆亂碼,安德烈不動聲色地還是用代碼狗的名字作為破解點進行解密。
結果很有效,不過過程很長,連續三次解密之後,安德烈才得到20%可解讀的源代碼。
與算法主體相比,20%的可解讀代碼並不算什麼,但結合封閉係統中的算法運行過程,在使用安德烈自己開發的鎖鏈進程,隻需要一點點時間的運算,先知算法就會毫無保留地展現在安德烈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