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年北宋宣和四年,嶽飛正好20歲,已達成丁之年。

這一年的秋天,北宋朝廷新派一位文臣名叫劉贛出任真定府新任知州,按照當時重文輕武、以文製武的體製,新任知州兼任真定府路安撫使,統轄真定府、相州等六個州府的軍務。

劉贛已年過半百,經過舟車勞頓,剛剛到任後準備休息片刻,就聽堂外小廝來報!

“劉大人,緊急軍報!”小廝邊跑邊喊道。

“快快呈上來!”劉贛說道。

劉贛拿到軍報,仔細看看後感歎道:“前線第二次征遼大軍又敗了,這童樞密如何帶軍的,哎!”

劉贛此刻擔心遼軍乘勝侵入,思考片刻後對那小廝說道:“快去通知州府各級官員,以及將校官,到府衙議事。”

小廝領命後退了出去!

片刻鍾後,真定府各級官員以及將校都到場了,劉贛坐主位,右手邊的是真定府通判李立,相州知府蔡坤,左手邊是真定府轉運使錢宜,等真定府路重要官員依次排列入座。

眾人都坐好後,劉贛清了清嗓子說道:“本使剛剛接到前線征遼大軍的戰報!”

說完之後將軍報給各個官員傳閱,看完軍報後,各級官員臉上的表情不一,有人憤慨、有人歎息、有人驚呼。都在下麵竊竊私語。

半晌後,劉贛開口道:“各位大人對此有何看法不妨直說!”

真定府通判李立說道:“這童樞密是如何帶軍的,十幾萬人的大軍竟被遼人幾千人打的大敗!”

此時,童貫門生相州新任知州蔡坤說道:“李大人,此話差矣!那遼人奸詐詭計多端,不可全怪罪於童樞密一身!”

通判李立站起身說道:“哼!將帥無能累死三軍!隻知阿諛奉承之輩,能有何作為!”

相州知州蔡坤知道這是在暗諷與他,起身手指李立氣憤道:“你………..!”

“好了,現在是何種情況,你們還在窩裏鬥!”劉贛不悅道。

劉贛繼續說道:“此次征遼大敗,本官擔心遼軍乘勝侵入我真定府路,我等應做好防範!”

說完又對堂下說道:“真定府節度使可在!”

說完堂下半天沒有回應,劉贛又重新問了一遍後,堂下一人站出說道:“回稟劉大人節度使張大人年老已經致仕了”

劉贛說道:“哦?你是何職?”

“下官真定府路承宣使王從!”那人答道。

“我且問你,現在真定府有兵士多少人在冊?劉贛又問道。

“這個………”王從答道。

“不要吞吞吐吐的有話直說!”劉贛有些不高興道。

“不足千人!”王從答道。

“什麼?怎會如此!”劉贛站起身說道。

“前些年,征伐遼人,大批兵士已往前線,現在農家子弟沒人願意入伍。所以現在兵員不足!”王從回答道。

“即刻征兵,這事刻不容緩了,本官親自督辦此事!”劉贛說道。

就這樣劉贛就在真定府招兵,他發布公告,凡二十歲願意從軍者一年後,戰績突出者,劉贛保舉從九品軍職,這在當時已是優待的條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