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遺憾地通知您,您丈夫的保留業務,一個月後要終止了。“我知道你的痛苦,但是法律規定最長擬真人格模擬時間不得超過99年……”一道冷冰冰的聲音在空蕩的房間內回蕩,那是一個滿眼歉意的機器人,它正在向我傳達這個晴天霹靂的消息。
我站在那裏,腦海中迅速閃過與丈夫在虛擬世界中的點點滴滴。那些甜蜜的時光、爭吵的瞬間、還有他最後的離別,一幕幕如同走馬燈般在眼前浮現。每一幀都那麼真實,那麼深刻,仿佛隻要我伸手,就能觸摸到他的存在。
但是,我清楚那隻是模擬,是虛擬。現實中的他,已經永遠地離開了。
“擬真人格模擬技術”,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標誌性技術。它使得人們可以通過全息投影和人工智能算法,模擬出已故親人的音容笑貌,甚至能模擬出他們的思維方式,讓人們有機會和他們“交談”,甚至“生活”。
但是,這項技術再先進,終究不能替代真實的人。我知道,無論擬真人格多麼接近真實,它始終是假的,是無法彌補我心中那份缺失的愛。
我丈夫是這項技術的忠實擁躉。他喜歡用這個技術,和已故的親人交談,分享他的生活。我甚至可以感受到他們的擁抱,他們的吻,他們的愛。
然而現在,這些都將消失。一個月,隻有一個月的時間,我必須接受這個事實。我必須割舍掉這份虛假的愛情,去麵對真實而殘酷的現實。
擬真人格模擬技術對於人的精神是有一定的影響的。過於依賴它,會讓人越來越分不清楚現實和虛幻的界限。我丈夫便是如此,他沉溺於其中,以至於忽視了現實生活中的責任和親情。
在虛擬世界中,他是自由的、無畏的、無所不能的。他可以擁有任何他想要的東西,去任何他想去的世界。然而在現實世界中,他卻始終是一個普通人,無法逃避生老病死的命運。
我曾經試圖幫助他接受現實,但一切都是徒勞。他甚至開始怨恨現實,怨恨自己的無力。我感到害怕,害怕他繼續沉淪下去。我決定向他的家人尋求幫助。
他的家人也同意我的看法。他們告訴我,他們也曾經嚐試過讓他回歸現實,但他堅決抵製。他甚至開始疏遠他們,疏遠所有的人。他們也很痛苦,卻束手無策。
在我們努力下,他開始逐漸接受了現實。他開始積極麵對生活,麵對家庭,麵對工作。他甚至開始主動學習新的技能和知識提升自己盡管如此,他仍然無法擺脫擬真人格模擬技術帶給他的影響。他對那個虛擬世界的留戀和依賴仍然存在。
最後一個月的時間很快就會過去。我知道那個虛擬世界對他來說意味著什麼一旦被強製終止,他會感到很痛苦。我想幫他分擔痛苦和恐懼但我所能做的卻很有限隻能靜靜陪在他身邊為他擦拭額頭上的汗水給他烹飪可口的飯菜陪他度過這段時光。
一個月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足以讓我們重新認識彼此。我們重新談起了戀愛仿佛回到了那個剛剛相識的時候那段充滿激情與活力的日子那段我們為了夢想而奮鬥的日子那段我們彼此依賴的日子那段我們彼此承諾要攜手走完一生的日子那段美好的時光仿佛又重現了……
然而好景不長時間很快就到了最後一天的晚上我緊緊地抱著他淚水止不住地流淌在他的臉頰上浸濕了他的衣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