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在一起有說有笑,來到劉蘇家的田邊,劉蘇喊工人們全都過來。
王老板帶來的那個文質彬彬的年輕人是個技術員,名字叫劉濱。
他是省城農業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對蔬菜大棚的建造很有研究。
劉濱一來就看出大棚有許多不合理的地方,也提出自己的一些見解。
劉蘇在一旁默默地跟著,用演草本和鉛筆慢慢將這些知識記下來。
這個劉濱大學畢業還沒有幾年,年齡不大,卻是懂得很多。
給工人講得都是些實用的建造方法,而且通俗易懂,很有說服力。
交代完工人,劉濱又給劉蘇講了很多種植和建築方麵的專業知識。
說實話,劉蘇心裏挺佩服這些有知識的專業人士!
看來知識不僅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同樣能改變別人的命運。
若沒有他,自己稀裏糊塗蓋好大棚,到時候能不能產收還真不好說!
兩人指揮工人卸完大棚薄膜,找地方安置好,已經快到吃午飯的時間。
劉蘇家的房子太小,他隻能邀請幾人前去趙大虎家裏。
還特意開車去鄉裏買來不少鄉村特色菜,又叮囑趙二龍幫忙抓了不少野味。
吃完飯,王老板和劉主任準備回去,將技術員一個人留在這裏。
這王老板當時答應過給劉蘇包免費上門安裝,他也絕對會信守承諾。
王老板讓劉濱留下給劉蘇幫忙指導工人,這可將他給高興壞了。
王老板為人很不錯,考慮得也很周全,簡直就是劉蘇的及時雨。
這些大棚膜的價格也很便宜,王老板半賣半送,隻是象征性收了一點錢。
劉蘇好說歹說,王老板就是不多要,說是和他交個朋友,也是還劉主任一個人情。
劉蘇算了算大體的價格,王老板收的錢甚至還不夠他這次運費的。
為了感謝他,劉蘇特意給挑選了不少的土特產。
土雞、土雞蛋、香椿芽、蠍子、泥鰍,這些東西裝了滿滿的後備箱。
這些東西的價值雖然和王老板讓出的利益相差甚遠,但他非常高興。
他家老爺子是農村出身,早就想念這些東西很久了。
王老板邀請他等大棚步入正軌,有時間去省城找他,劉蘇也滿口答應下來。
現在大棚的框架還在建設之中,安裝大棚薄膜需要等幾天時間。
劉濱還要留在這裏一周左右,劉蘇正好有許多問題要請教他。
比如大棚的光照時間,冬天怎麼調解溫度,夏天怎麼散熱,這些都是他關心的問題!
劉濱很好說話,也很有耐心,他給劉蘇一一講解這些問題的處理辦法。
就這樣,在學習中,兩天時間很快過去,大棚的框架也已經完工。
他們現在可以進行最後的一項階段,給大棚覆蓋塑料薄膜。
劉濱指揮工人施工,劉蘇也沒有閑著,他負責大家的後勤保障工作。
他沒事就熬綠豆湯,在果園摘水果,給送到劉濱和工人們的手上。
眼看著大棚薄膜慢慢覆蓋在框架上,劉蘇心裏別提有多激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