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在路上發生的不快,也被眼前的氣氛慢慢衝淡。
趕會是農村人眼中的重大節日,也是幾百年來的風俗習慣。
趕會和趕集不同,趕集周期短,在某個村子或者鄉頭舉辦。
趕會的周期以年為計,每年在某鄉駐地或者縣城舉行。
一般來說,趕會的規模很大,攤主大都來自全國各地。
各鄉甚至附近縣鄉的人都會聞訊趕來參加。
一來就是幾千上萬人,連綿數裏地,現場十分熱鬧。
隻有經曆過趕會的人才能知道這種火爆的氛圍。
趕會也分大會和小會,大會持續一周,小會則是三天。
這是大魚口鄉第一次舉辦鄉會,領導對此事非常重視。
為拉動當地經濟,鄉裏給大攤位費用減半,小攤位直接不收費用。
這些攤主滿心歡喜,紛紛宣布在大魚口鄉待滿十天。
這個消息也同樣讓附近百姓沸騰,他們也可以有機會多見識下世麵。
更有一些心思活絡的人,借這次鄉會拿出一些家裏的土產來賣。
實話說,鄉會上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東西,甚至劉蘇也是第一次見到。
此時,劉蘇正坐在趙二龍的肩膀上,被他用雙手牢牢扶著。
當隨著趙二龍起身,劉蘇瞬間便高過人群。
遠處的人群之中,有一頂天藍色的大帳篷。
帳篷半遮半掩,中間留下可以供一人進出的大縫。
隨著動感的音樂聲響起,人群忽然爆發出巨大的歡呼。
劉蘇通過縫隙,能看到光彩奪目的舞台,以及一位穿著金光閃閃的舞女。
她留著及腰長發,身材極其豐滿,身體隨著舞曲肆意扭動。
當歌曲播放過半,舞女身姿舞動更加妖嬈,人群歡呼更甚剛才。
在聲聲荷爾蒙的熱浪中,舞女脫去外衣,然後…
“哎呦,我哩個親娘來,這是脫衣舞啊,臥槽。”
也不怪劉蘇如此驚訝,這是他不曾見過的景象…
“哈哈,這小子可真逗!”
周圍笑成一片,全都一臉好笑得看著他們。
趙二龍臉色通紅,急忙放下劉蘇,拉著他飛快地逃離現場。
劉蘇還成,臉比壯饃還厚,趙二龍卻是尷尬的要命。
怕是再待下去,一會想死的心都有了。
不過離開之時,趙二龍多次回頭看向那頂帳篷。
似乎是有些意難平!
帳篷的縫隙是為了吸引帳篷外的觀眾故意留下的,最後卻在最關鍵的時刻關閉。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要想看好看的,必須得充錢。
隻有花錢買門票,才能進到帳篷裏麵看更精彩的節目。
多年後某些直播平台的入場門票,大概也是這個邏輯。
兩人推車走了一陣,才找到適合擺攤做生意的位置。
卸下獨輪車上的貨物,然後分門別類擺放在地上。
兩人略一清點,除去被王飛搶走的花籃,還剩下一些籮筐、背簍和糞脊。
趙二龍家的手工活質量好,做工也精美,沒多久便有人過來詢問價格。
劉蘇幫忙賣了一會,記好周圍景物,兩人約定好回來時間,便起身離開。
鄉會上的商品琳琅滿目,多是一些外地貨,甚至還有大城市時興的喇叭褲和碎花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