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一天的工作,就是陪著錢多多招待她的合夥人,錢多多找來了陸明,讓這個專業陪酒員從中午跟到了晚上,不得不說陸明確實勝任這個任務,把股東們照顧的很開心,而我則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比如喝酒。
晚飯結束後,我開車拉著有些微醺的老板,回到了她的別墅,我這一天都沒有一個完整的時間看盤,終於現在閑下來,開始我的複盤工作,今天是星期四,我打算明天開始股票操作,按照錢多多的指示,我不能買大鼓能源,因為我必須鍛煉屬於自己的盤感。
我拿著錢多多的平板電腦,仔細研究這一天的股市變化,不知道過了多久,錢多多已經洗漱完畢,穿著一條睡裙走下樓來,這時我才發現,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我趕緊起身說道“老板,如果沒什麼事,我先回去了。”
“明天是這屆實盤大賽最後報名的時間了,下周一比賽就開始了,明天你記得找張經理要推薦信,然後去證監局報名。”
“還要去證監局報名?”我有些奇怪。
“是啊,這次是證監會舉辦的比賽,全國才有180個名額,聽說這次比賽管理的很嚴格,你要做好準備。”錢多多說著,想了一下問道“你有操作的方向嗎?”
“暫時還沒有,一旦脫離大鼓能源,我一時還沒有思路。”
錢多多坐在我的旁邊說道“你先說說你的複盤流程,我聽聽。”
我整理了一下思路說道“首先,我會研究大盤的走勢,圍繞當天的大盤表現,找出它的漲跌依據,通過消息麵,大盤的走勢,以及成交量判斷大盤的基本情況,以及對後續走勢有個大致的預判。這裏麵也包括黃白線的走勢,弄清楚大盤走勢的具體原因。”
我思考著自己的複盤邏輯,繼續說道“第二步,我會找出最強的五個板塊,分別研究它們的運行趨勢,找出成交量累加變強的板塊,列出各個板塊中的漲停數量,並研究板塊間的關聯性,在最強的板塊中找出最強的股票,弄清楚他們的漲停邏輯。”
“第三步,看漲停家數,看連扳家數,從中判斷方向,找出熱度最好的題材,看龍頭的接力情緒,看封板情況,並且和之前比較情緒的強弱,另外跌幅比較大的板塊我也看,研究下跌的原因。”
“第四步,看自己的股票,結合板塊情況以及大盤情況,預判後續的走勢。然後次日開盤前,再針對外圍股市,期貨走勢以及人民幣彙率,還有是否出現新的消息,來判斷板塊以及自己股票的走勢,確定當天的買賣計劃。”我感覺自己的複盤邏輯是沒問題的,至少不會有偏差,因為這不僅是我的,也是大多數人,甚至很多股票大V的複盤邏輯,他們也是在文章中這麼去表述的。
錢多多靠在沙發上安靜地看著我,等我說完問道“這兩年來,你始終保持這樣的複盤狀態,最後收獲了什麼?”
“收獲了什麼?”我重複了一遍這個問題,然後認真的說道“我會對大盤的走勢有自己的預判,我可以梳理出最強板塊的上漲邏輯,我可以為選擇股票明確方向,我還可以......”我說著說著突然說不下去了,因為我越來越沒有底氣,這兩年來,我幾乎輸光了自己的全部。我無力的問道“難道這都是錯的?”
錢多多輕輕說道“如果你站在股評人,股票分析師或者需要流量的大V角度,這當然沒錯,因為這些人需要用這樣的方式獲得人氣,他們是靠推斷的過程與邏輯吸引人,甚至於他們是在賺股市之外的錢,而你,是要在股市中求利,這樣的複盤邏輯顯然意義不大。”
我微微皺眉,對錢多多的話,第一次產生了抵觸的心理,但我開不了口,畢竟兩年來的失敗不能給我底氣,但我不想承認,那個失敗的我,居然連複盤的方式都是沒意義的。我認真的問道“那怎麼複盤才是對的?”
錢多多似乎看出了我的心裏變化,這一次她思考了一下說道“這個事情不能用對錯去定義,因為你的複盤方式在邏輯上是無錯的,但在盈利的角度,它的目的性不強,或者說,對一個職業股民的成長幫助不大。”
錢多多見我沒有說話,繼續說道“不要去預判大盤的走勢,你不是股評人,也不是股票分析師,你不需要用上或下的走勢預判,來吸引別人的關注。如果你這樣做了,哪怕連續對了幾次,給你帶來的也隻不過是沾沾自喜,自命不凡,以為自己用真知灼見,換來了原地悟道,白日飛升,但你錯了一次,就會遭受被打回原形的重創,而所有的預判都不可能全對,不要預判大盤,要做大盤的跟隨者,不要預判走勢,在趨勢麵前,你要做到順勢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