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60年代,約旦國王和以色列和解,這讓以色列可以經常跑到約旦境內打擊巴解組織。巴解組織沒了約旦的保護,隨之開始對約旦王室產生不滿,隨後,巴解組織在約旦的地盤搞非法武裝和恐怖襲擊,甚至還打算建個國,這就讓約旦忍不下去了。
1970年9月,約旦開始對巴解武裝暴力清場,據說這場戰爭中巴勒斯坦的難民營有數萬人死亡,史稱“黑九月事件”。巴解武裝被迫撤出約旦,而黎巴嫩就成了巴解組織襲擊以色列的最後基地。
1982年6月,以色列10萬大軍入侵黎巴嫩,僅用6天就攻下了黎巴嫩1\/4的領土,隨後又集中兵力圍攻巴解組織在貝魯特的總部,占領貝魯特後,以色列軍隊又暗地裏支持黎巴嫩的長槍黨,對巴勒斯坦難民營的平民進行屠殺,1.2萬名巴解戰士被迫撤離貝魯特,分散到8個阿拉伯國家。
這就是第五次中東戰爭,在以色列的猛攻下,黎巴嫩毫無還手之力,而其他阿拉伯國家沒一個敢去幫忙。
這件事情以後,以色列基本坐實了中東小霸王的稱號,那真是看誰不順眼就跑過去一頓毒打,直到打得對方叫爸爸。而駱駝們的對抗方式,依然是集體罵街,然後威脅石油減產、甚至封鎖航道和運河,這時國際社會就跑出來象征性指責以色列,好讓駱駝們繼續加班產石油。
國際社會也意識到,巴以問題不能一直拖下去,所以,美國、蘇聯和阿拉伯國家都提出過自己的和平計劃,不過想想也知道,每個計劃都會偏向己方利益,自然就沒辦法達成。
大家折騰了好幾年,提出了十幾個版本的和平協議,其核心內容就是讓以色列吐出搶來的地盤,承認巴勒斯坦人的權力,讓巴勒斯坦趕緊建國,以色列的回複非常幹脆,吐出地盤這事兒沒得談,不服來幹。
1987年,巴勒斯坦人終於忍不下去了,隨後就爆發了大起義,不過鬥爭形勢相當克製,主要就是遊行示威、罷工、罷課、罷市,但以色列不管這些,軍警上去就是一頓暴打,武力鎮壓遊街的老百姓,手段極度殘暴。巴勒斯坦激進派別哈馬斯就是在此次起義中崛起的一支重要力量。
1988年,巴勒斯坦終於建國,他們特別強調了一下自己的首都是耶路撒冷。而實際情況是,耶路撒冷已經被以色列占領了近21年,並且早在1980年,以色列立法就認定耶路撒冷是“永不可分割的首都”。
這就相當於給衝突留了個後手,巴勒斯坦的激進組織隨時可以借著耶路撒冷問題搞一下以色列,而以色列仗著自己武德充沛,隻要受到恐怖襲擊,就直接衝進鄰居家裏追殺恐怖分子,連同主人一起打。
2006年的那個夏天,真主黨綁架了兩名以色列士兵,隨後以色列對黎巴嫩展開空襲,僅一周時間,真主黨的多名高級指揮官就在以色列空軍的狂轟下領了飯盒。
這時,伊朗坐不住了,前情報頭子蘇萊曼尼親自跑到黎巴嫩的前線指揮戰鬥,並出奇謀,讓真主黨對以色列的人口密集區發射火箭彈,大量平民傷亡,以色列國內罵聲一片,最後以軍不得不派出地麵部隊進攻黎巴嫩,結果造成以軍大量傷亡。
最終,以色列被迫停戰,同時也把蘇萊曼尼的名字寫在了暗殺名單的第一行。也是從那以後,隻要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動武,激進組織就向以色列人口密集區發射火箭彈,以色列就派戰鬥機亂轟巴勒斯坦人的地盤,兩邊就進入互殘模式。
很明顯,巴以矛盾基本無解,耶路撒冷作為三大教的聖地,雙方政府都不可能輕言放棄,隻不過巴勒斯坦隻限於理論上不放棄,奪回耶路撒冷的可能性和中國隊世界杯奪冠的概率差不多。另外,猶太人吃下的地盤,也沒可能再還給阿拉伯人。
1980年,以色列通過了《耶路撒冷法》,聲稱“完整統一的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雖然這嚴重違反了1945年聯大的指示精神,但以色列不把聯大放在眼裏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但凡聯大的話管點用,巴勒斯坦地區也不會亂成今天這個樣子。
但騷就騷在,雖然以色列嘴上說耶路撒冷是其不可分割的首都,私下裏卻偷摸給這座城市建了道隔離牆。
從2012年起,以色列就在東、西耶路撒冷的邊界上瘋狂紮籬笆,如今已經建成700公裏長的隔離牆,把14萬的巴勒斯坦人隔絕在了東耶路撒冷的老城區。
川總照貓畫虎那都是7年以後的事情了。不過川總修建隔離牆是在美國境內,而以色列修建的隔離牆則深入巴勒斯坦領土,特別是土地肥沃的區域,猶太人不聲不響地全部劃到了自己手裏。而貌似腰子的約旦河西岸原本完全被以色列控製,但在1993年至1995年期間,以色列政府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簽署了第一份巴以和平協議,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也因此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