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古槐問老柿(1 / 2)

雞鳴狗叫聲,山澗鳥叫聲,叫醒了村莊的古槐樹,枝葉在空中搖曳,像懷春的少女婀娜多姿,翩翩起舞!坎上坎下,前後左右,遠處近處,時而互相呼應,時而傳遞搖擺,時而齊向飄葉,粗壯而留有包漿的軀幹堅挺,留有繡跡般般老式鐵釘和斧砍刀剁的痕跡。雖有些枝幹枯幹,但絲毫沒有影響葉子的旺盛,像孩子一樣,努力吮吸著幹石縫裏每一絲養分,整個村莊周圍彌漫著異樣的香味。

這就是古槐村,村史家譜上說,有千年村史了,當年是從山西大槐樹遷徒而來,祖先為了紀念先祖,為後輩留下念想,老人栽下老槐樹,現足有一百多棵,好多是十人伸手都圍不住的。也有幾棵樹幹中心空心而從中間搭個梯子爬上去架豆架草,夏天人們坐在樹下納涼,冬天靠著樹幹曬太陽,從前這也是村的政治文化中心。

古槐村自古人才輩出,文化氛圍濃厚,家家中堂都掛著文人字畫。因離城遠,留村的人現也不多了。村西頭兩根古柏也是十人也難抱住,老人說是兄弟樹,同時栽的,過去,村子裏如果不順或天災頻發,全村人會自發殺雞宰羊,出物出力,忌樹三天三夜,接送天神。就能逢凶化吉,祈福人畜平安,風調雨順!

村東頭有棵老柿子樹,年代久遠,每年結的柿果沒人敢摘,聽說摘柿子摔死過年輕人。三棵樹遙遙相望,成為村中獨特風景,見證著這名不見經傳小村莊的曆史變遷!

甄連開著車在彎彎曲曲山路上向城市方向行駛,路途遙遠,車內都沒人說話顯的格外凝重,甄連開著開著不時張口,車身也不時猛烈顛簸。

王七兒說:“小甄,慢點開,這路彎多,提起神來!答,你舒服嗎,疼的不緊了吧,不舒服就給我說,我讓小甄停一下,邊歇邊走。”

車後排坐著王七兒和她公公。王七兒她父親當年當過支書,在六十年代村上僅有的一個讀書名額推薦給了她,小學未上,大字不識幾個的她,就上了地委衛生學校,畢業後還分配到縣計劃生育委工作。說是因為工資太少,吃不飽飯,加上農村人看不上城裏人生活習慣,還是另有其它原因,不要工作了,跑回村,當起村赤腳醫生。

她的同學現在都在市上工作,還有兩個在省裏工作,好像還當著領導。五十多歲的她不乏雍容華貴氣質,身材保持苗條,烏黑頭發沒燙沒染仍幹練的一把紮在後麵。過去失去的工作好像一點也沒影響她現在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她一直在城裏做酒店生意,涉足工程項目,產業龐大,現在請了職業經理人管理,自己管一個經理,而且一月隻工作幾天,剩下時間隻修理自己。前幾天她公公肚子疼的厲害,今天來接去城裏醫院檢查。

副駕駛上坐著春梅,是村中王老五二女子,在縣重點高中讀高三,一路上一言不發,似乎這個世界跟她沒關係一樣。

“還是老一輩的身體好,吃了一輩子苦,受了一輩子罪,都還硬朗,不像現在的人,有點毛病就叫唬的!唉,你看來安他婆,五兒一女都在工作,孫子一大幫,八十八歲了時不時還給兒們帶進城種的菜,養的雞,每年給孫子們養兩頭年豬,幸福的哦,早上我去看她,拉著我的手,硬讓我嚐她煎的韭菜油餅,走時還塞了我一袋自己種的老品種的豆角,說比城裏買的好,非要我拿上,還說家裏有很多包裝精美的什麼保健的什麼營養的,她都不稀罕,都是找來安三爹的人拿的,趕都趕不走,我不喜歡那些人來看我!…和我說了好多好多的話…唉,老人也可憐,一個人在家,有個頭疼腦熱的連口熱湯都喝不上!”王七兒說。來安三爹是縣裏的書記,經常有來村裏看他婆的陌生人很多,逢年過節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