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冰淇淋銷量高的時候,遊泳溺水事故的發生量就會越多。從這個數據來看,是不是我們可以得出,吃冰淇淋會導致遊泳溺水事故呢?
事實上,冰淇淋銷量與遊泳溺水事故發生量存在相關,是因為它們受到一個共同變量的影響,即季節。由於夏季高溫,很多人會傾向於吃冰淇淋;而也正是因為夏季高溫,人們才更傾向於去遊泳,溺水事故發生量也隨之增加。因此,冰淇淋銷量與遊泳溺水事故發生量隻是夏季高溫帶來的結果,兩者雖然高度相關,但並不存在因果關係。
第一個研究可能還真不是玄學,擁有更多的腦海馬體積和較少的額葉厚度大概與更高的智商水平相關聯,擁有更多灰質(即神經元體)和白質(即神經元之間的連接)的人通常具有較高的智商水平,另外神經元之間的連接強度和有效性,也可能起著重要作用,這些都和外形有關係。
另外全腦動力學也解釋著,大腦內各個區域之間的互動和協調,大腦內不同區域間的功能連接和信息流動對於智力水平有這重要的作用
糾結這些是沒有意義的。就像很多人討論愛因斯坦的大腦什麼的,我不知道他的大腦是不是有什麼奇特之處,但事實上就算你有了那樣的大腦你也不一定能做出那樣的成果,對於他們來說更多的是堅持熱愛和靈感。更何況愛因斯坦同時期的科學家能與他爭鋒的也有許多,看看近代物理史就知道了,科學研究從來沒有什麼“獨斷萬古”,大家都是在“百舸爭流”,頂尖的科學家他們都很聰明。我覺得大家與其討論自己的頭型如何如何,與其討論誰有愛因斯坦的頭型,不如真真正正地去關注並且解決你所在行業的技術性難題,那樣不管你的頭型如何想來都會成為日後另一個“愛因斯坦”式的參考頭型。
道德是否淪喪另說,通過調查問卷來調查道德淪喪是不是可行的都很難確認,而這個研究暴露出來的問題不是道德淪喪是否存在而是人們有沒有道德和他們會不會被輿論操控完全是兩碼子事。
最好的檢驗方法,就是調查一堆已經確認的道德相關信息在其他人眼中的真假,這個調查可以明確地顯示出當下人民被利用的比率、道德傾向以及是否雙標,這才是比較靠譜的檢驗方式,而不是人雲亦雲
某乎上有一種說法,全人類的道德水平很明顯是越來越高的,而人們從古至今一直覺得人心不古的原因是這樣的:一個成年人和一個小孩子向你請求辦一件事情,你當然會更願意同意小孩子的請求,當你是一個小孩子和你是一個成年人別人對你的態度也會像這樣變化,孩童時期的社會壓力明顯會更小,所以人們會產生一種錯覺,在自己成長的過程中社會道德水平一直在下降。實際上是你長大了,社會不再對你溫柔了,這會讓很多人感覺社會道德水平政治環境輿論環境在逐漸變差,實際上這些東西其實在提升[doge]。
道德這個東西本來就是偽命題,每個時代的道德標準,內容都不同,時代在變化,道德在變化,就像不同時代對於一個人的評價可能是不一樣的。而一個人對於一件事情的評判隻會關於他自我的認識,這件事情對他是否有利,還有他目前的情感有關。所以我更樂於定義道德為“一種在當今社會為自己提供社會價值和情緒價值的做法”。所以不管你做的是多麼邪惡的事情(其實被定義為邪惡的事情,在整個社會宏觀來說是不道德的,但針對一個人就不一樣了),隻要你目標的那個或那群人認為是正確的,你做的事情就滿足了使自己在這群人中獲得了社會價值,獲得了情緒價值,即道德的定義,即做了一件道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