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人情的機會總是在不經意間來到你麵前,隻要善於把握,就能結下善緣。有時,甚至無需物質上的資助,隻要一個肯定,就有人會因為你的認可而信心倍增。曾經“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的諸葛亮,即便在劉備故去多年以後,還記念著當初劉備對他的知遇之恩,而對後主盡心輔佐。盡管有著無數的機會以及得天獨厚的條件去取而代之,但諸葛亮從不曾動心,因為從先帝猥自枉屈,三顧草廬的那一天起,他就下定決心要用自己一生的才學去報答,幫助劉氏成就千秋霸業。
所以,我們不妨平時為自己設立一個“人情賬戶”,多做善事,為自己多儲蓄一些人情。你的讚賞能夠使別人增加自信的力量,你的熱心能夠使他人感受到人間溫暖,你的幫助能夠使別人脫離苦海,而你的這些善舉,是你生命中是真正用之不竭的寶貴財富。
與對方結拜,用“親情”網住人心
武俠小說之中常有一些大俠,行走江湖好行俠仗義、抱打不平,遇見不公之事時,便毫不猶豫的拔刀相助。這個時候如果再能碰見個同樣路見不平的,除奸懲惡之後,兩人必定攜手而去痛飲幾杯,倘若相談甚歡,一見如故,發現彼此性情相投,幹脆當場來個歃血為盟,結拜為把兄弟。自此之後,兩人一起行走江湖、共同進退,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傳為佳話。這樣的情節看多了,以至於再看此類小說或是電視劇時,一旦發現英雄之間有惺惺相惜的苗頭,下一步肯定又是擺張桌子上柱香,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去了。
雖然文藝作品的創作有些誇張,但幾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因為誌趣相投而結識,進而渴望彼此間關係更加親密牢靠,於是義結金蘭,這種情況在生活中確實存在。最著名的就要數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三人之間的深厚情誼至今仍為人們所稱頌。還有鐵木真和劄木合,兩人既是對手又是朋友,雖然因為各自的立場和抱負最終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是他們在最親密無間的歲月裏同樣選擇了結拜。舊上海三大亨之一的杜月笙,為了壯大勢力擴展人脈,拜把的兄弟更是數不勝數。
為什麼人們如此鍾情於結拜呢?人人都有愛惜英雄之心,對於英雄人物更是萬分敬仰,自然會產生結識之心。但是,英雄有所長,自己卻有所短,相形之下難免見絀,頓時對方的形象更是高大,結識之心就愈加強烈。即便是一般的誌趣相投之人,你也會因為難得知己而為此雀躍不已。想要與這個人的關係更進一步,但又覺得作為普通的朋友不夠滿足,而且也怕日久天長感情淡了,於是你就想到了結拜。通過結拜,你們雖無血緣,卻形同血緣,也就是在本來沒有任何聯係的兩人之間,後天加上了一道“親情”的鎖鏈。
每個人都有三親六戚,血緣或親緣這種特殊的關係,決定了彼此之間的聯係的特殊性。就一般情況而言,親戚關係是一種不會改變的比較穩固的關係,由於彼此間特殊的親密聯係,所以在為你辦事時都會全力投入,不計成本,並且能夠設身處地地站在你的角度和立場上去思考問題。尤其在古代,一個大家族的成員都十分團結,因為他們的血脈聯係,使得家族成員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相互聯姻十分盛行,他們的根本目的,就是想尋求一種穩定、牢固的關係,而結為親戚就是最好的選擇。公元前287年,秦、趙、韓等國聯合起來圍攻楚國,經過一場激烈的大戰,楚國漸漸落了下風,眼看著都城郢就要被攻陷了,楚王焦急的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時沒了主意。
就在這時,有一個叫鍾和的大臣建議道:“大王為何不派人到百越族去求助呢?想當初大王不是嫁了一位女兒過去嗎?”雖然由於嫁出去的女兒太多了,楚王一時想不起來具體是嫁了哪個女兒過去,不過有勝於無,隻要有一線希望就要試試。於是楚王就派鍾和帶著禮物到百越族去求助。
百越族所處的位置大約在今天的廣東和福建沿海一帶,是一支少數民族。他們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個個驍勇善戰,是一個戰鬥力很強的民族。百越族首領在聽說鍾和的來意後,欣然允諾相助,立即下令調遣各個部落的士兵組成一支兩萬人的軍隊前去楚國支援。不久之後,部隊到達楚國與秦國的交界處,楚國軍隊和百越族的軍隊聯手,與秦趙韓三國的軍隊展開了生死決戰,終於,在百越族的大力支援下,楚國不僅保住了都城郢,還一舉擊潰了秦趙韓三國的聯軍,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即使不去救援楚國,地處邊遠的百越族也不會成為秦趙韓三國攻擊的目標,出兵相助反而會使自己的人馬受損,於自己完全無益。但是正因為有“親戚”的這一層關係,所以百越族才會欣然出兵,幫助楚國擊退強敵。
可見,恐怕就是這種親戚關係的特殊性,使得人們對親緣的聯係格外看重,如果有女兒就嫁過去做親家,如果還都孑然一身,那就結拜為義兄弟。總之,隻要能沾親帶故,就要盡量爭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