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回事?小輝、安樂、小宋他們居然是…機甲的駕駛者??!
夏科院院長講解完畢,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指揮官沒有說話,所有人都不敢出聲。
陳修垣和三軍總司令看著那三台機甲有些眼饞,這麼高性能的機甲,如果給部隊配備那該多好!
指揮官看著劉富仁的表情,笑道:“小劉,你猜猜這機甲是誰製造的?”
被點名的劉富仁頓時精神緊繃,不確定地說道:“難道是…這三個孩子?”
指揮官聽到他的回答,點頭說道:“可以這麼說,他們一個負責材料設備提供,另外兩個負責研究機甲以及核心,所以我才說,你有兩個好兒子啊!”
此話一出,劉富仁有些驚愕,高長易和楊成雲感覺不可思議。
“這…他們才隻是十五歲的高中學生,怎麼會……”
高長易忽然想什麼,連忙說道:“還真有可能,老劉。你還記不記得你兩個兒子當初在休息室驗算的公式?”
“當然記得,我們當時還有點看不懂是什麼公式……”劉富仁正說著,突然聯想,隨後瞪大眼睛,“等等!你這也一說,難道我們看到的那些公式是……!!”
高長易點頭,說道:“應該就是,你想想,就算是大學的公式,也不至於這麼複雜。”
如果那些驗算公式跟機甲和可控核聚變的核心有關,那一切都說的通了,隻是這些公式他們是怎麼得到的?
夏科院院長聽著他們的話。猛地站起身:“高指揮官,劉部長。你們的意思曾經看到他們過在驗算公式?”
兩人點了點頭,回答:“沒錯,但因為我們沒有涉及過深度的物理知識,所以很多公式都看不懂。”
孔國華深吸一口氣,說道:“我那天在特事部的花園碰到過他們,看過機甲的設計圖稿,安樂這小娃兒還跟我說他的機甲夢並且會實現,我沒想到他們還真在搞這個,還給搞出來了…”
“也就是說,很早之前他們就在研究這些東西了?這……”
“真是年少有為啊!我華夏有此少年,何其有幸!”
“不得不說,真是兩個絕世天才!如此年紀竟能研究出我們搗鼓了半輩子的東西,看來是我們老咯……”
其他人聽著他們的話,不由得驚歎。
目前這個會議有兩個目的,一是機甲研究製造,如果科研院製造出來通過一切測試,將批量生產投入軍部進行武裝配備,項目總工程師由李恒院士擔任,但一切都要聽梁安樂安排。
二是大型可控核聚變實驗項目啟動,實驗成功後將建立核電站,投入使用。總工程師由程雲院士擔任,但話語權在劉嚴輝手裏。
縱使有人不服,但是東西人家已經研究出來了,應該沒有人比他們更熟悉實驗步驟,而且指揮官親自指認,就算有意見也得憋著。
至於宋庭章,雖然未經允許建造私人實驗室屬於違法,但因為劉嚴輝和梁安樂研究出來的東西對於國家的重要性,所以並沒有給予處罰,實驗室可以繼續搞,但研究項目必須報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