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和六年,鎮安侯府的門檻都快被踏破了,鎮安侯府的嫡女,臨安郡主剛剛及笄,人人都想娶,那媒人更是一波又一波。
鎮安候夫人沈氏剛送走媒人,坐在上堂喝了杯茶,門口又來人了,小廝急急忙忙跑進來,說道:“夫人,這門外又來人了。”
沈氏抬頭看了眼說:“你告訴他們,我舍不得女兒,暫時無結親之意。”
小廝拱手下去回話,沒一會兒,小廝又回來,“夫人,宮中來人了。”
沈氏抬手讓大丫鬟蘭汐去汀蘭苑把溫寧叫來,又讓人去將鎮安侯和三個兒子叫來接旨。
一眾人跪在地上,聽著康公公念“朕欽奉,太後懿旨:鎮安侯府嫡女,臨安郡主溫寧,封妃,柔嘉淑順,知書達理,勤勉柔順,性情溫良,克嫻內則,淑德含章。著即封為柔妃,賜。”
康公公笑著說,“柔妃娘娘,起來接旨吧。”
溫寧雙手接過懿旨,道:“臣女接旨,謝主隆恩。”
沈氏遞給康公公一袋銀兩,說道:“謝公公了,日後還需公公在宮中多關照小女。”
康公公笑著應下,又掂了掂手中荷包的重量,想到:不愧是鎮安侯府,出手也大方。
——
溫寧坐在右側,鎮安候溫嶺深思片刻說道:“寧兒啊,你可想入宮?”
溫寧站起身回話,“想與不想都不重要了,懿旨已下,這宮門我都得入。”
溫瑜看著溫寧,有些無奈,本以為這個妹妹還能一同回到邊疆,卻不曾想,要留她一人在這錦都。
鎮安侯府三子一女,其中溫瑜為長子,溫櫟為次子,溫言澤為幼子,溫寧是唯一的女兒。
溫言澤道:“不想嫁,我們就去找皇帝,讓他把旨意收回。”
“不可,旨意已下,哪有收回的道理,你這是讓皇家失了顏麵。”溫瑜反駁。
溫寧哪會不知哥哥們不希望她去這吃人的皇宮呢,但皇命不可違,她行了禮說:“母親,父親,哥哥們,我知曉你們是為我好,但皇命不可違,你們放心前去邊疆,莫要憂心於我,女兒告退了。”
溫寧走後,幾人便商量起對策,不可隻留溫寧在錦都,一番商議下來決定把溫瑜留下,繼承了爵位便要離京去鎮守邊疆,而現在他還未曾繼承爵位,便讓他在朝中謀份閑職。
溫櫟們的啟程日期,便在正月底,這年剛過又要返程,也就在這兩天,等到溫寧入宮時都得三月份,從旨意下來以後,溫寧有一個月的時間讓嬤嬤來教習宮中禮儀。
——三天後
沈氏站在門口依依不舍的拉著溫寧的手,叮囑她要好好的,進了宮也要好好的,一定要提防宮中的人。
溫寧看著他們漸行漸遠的身影,有些無措,五歲那年也是這般,他們都走了,隻留她和年邁的祖母,聽祖母說,是因為早產,導致的體弱,所以她被留在了錦都。
溫瑜從丫鬟手中接過襖子,蓋在她身上,道:“回去吧,外邊冷,你別想太多,這不二哥在嘛。”
溫寧回頭對著他笑了,是了,這次有二哥。她問:“大哥,你什麼時候結束休沐?”
“跟你入宮時間差不多,我這是個閑職,什麼時候去都一樣。”溫瑜領著她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