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王乘坐牛車,大家後麵跟隨。衛兵在後。從平陽直奔蒲。因為學子們在書院已經去過曆山和陽城了。所以,柴王直接走近路來到夾穀。
夾穀。
汶河很寬,沒有橋。過河要靠一隻小船來回渡人。平時,普通族人都是靠淌水過河的。
大家分次過河。
過渡口不遠,就看到兩座小山的夾穀中有一座小城。眾人進入城中。這裏就是蒲。從半山腰到山下,有一條小溪,兩岸長滿了菖蒲。看樣子能沒過膝蓋,散發著濃濃的清香。
“好香啊!”柴瑛道。
“這叫菖蒲。初夏時節,摘取一些葉子,同艾蒿放在門口,能驅邪,根莖荒年還能食用。”柴王解釋道。“葉子還可以編織成蒲團,蒲扇,蒲席,同樣有驅邪的作用。做成蒲墊,放在筐底,治水用筐抬碎石塊時,可減少損壞,有很大用途。”
少康認真聽著。他從小沒有父親,不知道父愛。看著柴王耐心的為柴瑛解釋,心有所動。
很快到達蒲城。蒲城建在兩座山的峽穀之中。左邊山是玉山,右邊是蒲山。
“父王,蒲城怎麼建在這麼高的地方?”
“在堯舜的時候,我們麵前是一個很大很大的淵,像湖一樣。年年爆發山洪。後來,大禹和伯益在舜的指揮下,用三年時間,把下遊徂徠山腳鑿開,將水放出,就有了柴汶河。然後疏通河道,才有了現在的樣子,所以,蒲城是在高處的。這裏最早是堯的國都,後來,大舜地域北擴,就成了虞國地域。又成了舜的國都。到了啟,就去了平陽,以後又去了陽翟。這裏就是虞思的老家。虞庚和二姚或許不記得,或許你們還沒有出生。”
二姚看著這陌生的地方,心想,這裏居然是我們有虞氏的領地?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們要逃到那麼遠的地方?正如少康一樣,莫非也經曆過一場巨大的災難?父王怎麼沒有講過?二姚陷入沉思中。
忽聽柴王道:“柴瑛女艾,你們領虞庚去山上遊玩吧。”
“嗯!一起去吧!再給我們講解一下嗎嘛!”柴瑛撒起嬌來。
“好!一起。”柴王應著。
柴王又走了段距離,道:“左邊這山叫玉山。右邊這座叫蒲山。我不上去了,山上有個古山洞,還是你們年輕人去吧!”
大家回頭施禮,繼續上山。
二姚感覺有點累了,道:“哥,好累,我們不去了,行嗎?”
“不行,這裏是我們祖輩生活過的地方,回到虞都,父王問起,怎麼回答?”
“去吧,我們一起去。”女艾勸著。
終於到了山頂。隻見山峰之下,有一個很高的岩壁,岩壁前有一個很大的平台場地。一個巨石從岩壁上探出一丈有餘,巨石下岩壁上有一洞口,兩旁爬滿藤蔓。
四人走入。
山洞開始還有光亮,後來明顯變暗了,且越來越暗。少康走在前麵,三人後麵跟隨。
好奇心驅使著少康快速走著。
山洞很深。後麵三人不想跟隨了,就聽柴瑛道:“虞庚,我們回吧!我有點怕了。”
“沒事,怕什麼?這裏是我們的祖先住過的地方,他們會保佑我們的。”
話音剛落,聽到一聲怪響,隻見從洞壁上移動出一塊巨石,擋住了三人的路。把少康隔在了洞裏麵。
“虞庚!”女艾第一個高聲喊道。
二姚也大聲喊道:“虞庚!”
女艾二姚一起喊道:“虞庚!”好久沒有回聲。二姚抽泣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