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如梭。
師正在講述治水之道:“圍堵之法,是所有動物最初防洪防水的本能反應。不管你在高處,還是低窪,是在洞府,還是村落,見到洪水,首先就會考慮築壩圍堵,把洪水堵在村落洞穴之外。結果禹帝的父親采用此法,結果失敗了。最後,不僅勞民傷財,還水澇成災。後來禹帝發現,圍堵不是好的辦法,便采用了疏通之法。根據水平的道理,開渠放水,不僅水流暢通了,兩岸還造出無數的良田。像有鬲氏的大片耕地,都是疏通漯水後獲得的。這片新整出的耕地,整整養活了三個常年跟隨禹帝治水的很大的部落,並且使他們越來越富足。再就是淄水、東江、淮水和汶水,經過治理,兩岸皆變為良田。這就一舉兩得,得了民心,又得天下。人們由原來害怕治水,變成盼望治水,並且自願參與治水。”
學子們很是安靜,認真的聽著。
有個來自商國的學子,叫商季。比少康小幾歲的樣子,他聽的格外認真。
商國同虞國相鄰,與少康的封地綸更接近。少康知道,商季也許會知道一點虞國的底細,對自己這個假王子,或許心知肚明。所以少康很少與他接觸,疏遠而不敢與他起一點爭執,處處防範並隨和於他。
商季是契的後人。顓頊先是任命少昊之子蛟極鎮守冀州之南的滳河,後來看他治水有方,又派他來到西河。蛟極之孫契沿用了商作為族人的國名。被堯帝封為商國國王。
其實,商季是很誠實之人,他伸張正義,不拘小節,為人豁達。他看到這個鄰國王子虞庚,比自己年長,且少言寡語處事小心謹慎,也就沒有太多交往。
聽完師正講完,商季立起,躬身問道“師正,大家已經知道采用疏通之法,可是像大河,泥沙很多,淤積嚴重,每次洪水過後,河底都要上升,長年累月,無法清淤,又會溢洪,久而久之,就會出現缺口,致使泛濫成災。師正這有何良策?
師正略加思考道:“疏通,加高築壩,淤積嚴重了,就在無洪水期改道,階段清淤。”
商季坐下後。師正道:“在實際治理中,還會遇到很多難題,像商季同學提出的問題,是大河獨有的常見問題。河麵寬闊,流水量大,施工難度高。”
少康聽著,心中不禁感慨,雖是同商季相鄰,商季就能想到治水,還能發現問題,而我,還年長幾歲,卻是一事無成。
少康感慨之餘,還是擔心商季會知道一點自己的底細,更加憂心忡忡。
入夜,少康又開始輾轉難眠。迷迷糊糊中,夢見一女子,自己好像並不認識。一個老妖婆抓著她,自己很是著急,女子卻表現的很是坦然,衝自己微笑著。
少康卻感覺自己無比心疼,且無比著急,心中隻有一個念頭,就是要救下那女子。心中那個奇怪的意識,在警告自己,不救下她,會終身後悔的。然而,自己卻沒有一點氣力,老妖婆陰險、狡黠的冷笑著,一隻大手,緊緊抓住姑娘,姑娘漸漸變小。老妖婆開始變成了嘲笑,漸漸的遠去。自己卻隻能掙紮著,努力的掙紮著。心如刀絞,眼淚噴流而出。自己又開始頑強的掙紮……突然用盡全力喊道:“九姑娘!”
寂靜的深夜,這聲音顯得格外大。女艾被驚醒了。“九姑娘!”這聲音還在耳邊旋繞。她忽然誤以為,是少康在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