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路線選擇(1 / 3)

淡淡的金輝灑落大地,落在翠柳上,為柳葉添加了一抹生機;落在一張張白紙上,為黑白相間的文字消減了單調;落在朱黎的身上,將他鑄成一尊雕像。

看著手中朱武治連夜抄寫的文獻,朱黎揉了揉清明穴,歎了口氣。

這批文獻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都在訴說著一件事,神明說的都是真的。

這批文獻隻介紹了這個世界的原住民總結的三大體係。

信仰體係,以人類的潛意識之海為核心,通過人類群體思潮將潛意識之海中的力量集成,造就一個擁有無窮偉力的個體,再通過這個偉力無窮的個體反哺人類。

這種力量的體係優點就是成長快,隻要群體思潮影響的人夠多,那麼神就會強盛無比,同時反哺給人類的力量也會強盛無比。

缺點也很明顯,神明誕生之時的思潮代表了祂的神職,祂固定在了某一時刻的思潮,一旦人類的思潮產生分裂,神明就會衰弱乃至隕落,祂固定下來的那種思潮越少,祂就會越衰弱。

為避免自己的衰弱,神明也就不可避免的會采取強製措施,以此保證自己的強盛,另一方麵來講,舊神衰弱,新神未成,對於人類的保護能力也不可避免的會變弱,進而導致人類麵對的危險劇增。

但問題在於人始終是要向前看的,世界是注定會變化的,在這個世界上變化才是永恒的,不變隻是暫時的。

而且考慮到人類認知的局限性,人總是為自己認知外的東西蒙上一層恐怖的麵紗,例如人不知官,官不知人,神明固定下來的思潮很可能帶有部分負麵特質,例如強權主義,官僚主義。

這部分思潮也有有可能會導致神明忽視教會的腐敗,甚至認為腐敗是正常現象,為思潮的腐化埋下隱患。

即使沒有這些負麵思潮,人類的思想傳播也是趨於極端化的,簡單的例子就是越來越魔怔的某大國,他們的高官達貴都是名校出身,真的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但唯有極端才能吸引眼球,引領思潮,打爆極端的隻有更極端。

而在宗教領域,唯有虔誠,和更加虔誠。

虔誠之上的虔誠,既為了神明奉獻自己。

思想的極端帶來思潮的極端,思潮的極端影響神明極端,於是一場大獻祭開始了。

雖然資料中沒有記載詳細過程,但最後那疊《神降事件調查報告》中的一串無人幸存,十分紮眼。

異能體係,這個體係以我們觀測到的部分覺醒超凡力量的個體為思潮模板,讓人類潛意識之海裏的力量分散於部分幸運兒的身上,從而導致異能者的出現。

這個體係的優點在於可以讓人類在絕境中看到希望,能夠避免集體腐敗導致的負麵影響,讓個體瞬間擁有強大的即時戰力,不需要像信仰體係或者修煉體係一樣需要度過漫長的成長期。

缺點也異常明顯,由於覺醒超凡力量的不可控性,很難將這些超凡個體進行體係化管理,個體的力量會淩駕於集體的力量之上,個體的善惡很可能決定了成百上千人的生死。

在朱武治找到的資料中,多多少少都提及了異能者,這座城市也時時刻刻的在提醒朱黎超凡者的存在。

但就是沒有任何一張紙上明確的寫下任何與異能體係有關的記載。

這是不合常理的,任何一個政權想要延續,政治穩定也就是上升通道必不可少,軍事實力不能比周圍威脅弱。

而想要達成這兩點,對於超凡體係的研究必不可能少,他手中的《論超凡體係的優劣》就是明證。

但他就是找不到任何關於異能體係的結論性的報告,甚至找不到研究記錄。

不過這也在他的預料之中,畢竟那個研究室是係統指引的,而係統可以操控神孽,在祂如此明顯的想要自己依附係統的情況下,沒有動手腳才是不正常的。

修煉體係,脫胎於華夏神話小說的一種體係,通過群體思潮開啟個人與潛意識之海的通道,通過個人修煉接受潛意識之海的能量,從而讓個體超凡脫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