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四風鎮(1 / 1)

周圍村落買賣東西都會上四風鎮,因此平時的四風鎮很是熱鬧。

隻是如今鬧了旱災,糧價高漲,許多生意都不好做了,四風鎮也略顯蕭條。

好在四風鎮的幾口井水未徹底幹涸,到底還能打出水,才不至於太過難熬。

陶丁香走到鎮上就看到少許乞兒還窩在牆角抱團睡覺,見那麵黃肌瘦的樣子應該是餓了很久了。

陶丁香沒有多做停留,她現在也不過是個小孩模樣。

一路走來,店家也陸陸續續開門營業了,陶丁香一路問人,找到了藥鋪。

“客官,您哪裏不好?要買些什麼?”

一個看起來比陶丁香大不了多少的學徒迎上來。

這會店裏還沒有人,陶丁香便直接問道:“你們這收藥材嗎?”

“收是收的,隻是您手上是什麼藥材?”

現在飯都吃不飽,窮人得了病就硬熬著,藥鋪平時也沒幾個人來,還好鋪子是大夫自己的,不然就要入不敷出了。

陶丁香將破布揭開一角,露出些許還帶著泥土的新鮮人參。

“這個收嗎?現在什麼價?”

學徒一望,心裏就有了計較,“您隨我來。”

學徒將店門微掩,帶著陶丁香穿過辟門(不裝門扇的門)往後院去了。

陶丁香穿過辟門就看見後院的天井下,一位蓄著花白胡子的老者正在打八段錦。

學徒恭敬行禮,“郭先生,這位姑娘要賣藥材。”

郭子義緩緩收勢,這才轉身看向陶丁香。

陶丁香見老者麵容和善,心裏不由生出幾分信任。

走近郭子義,揭開竹籃上的布,“麻煩大夫看看這個收嗎?”

郭子義伸出手輕輕捏起這根人參,看起來剛挖出不久,主根既粗又短,兩根首要支根根須細長完整,形狀像人,參蒂上有明顯的環節,一共有七個蘆碗,明顯是七年生的山參,並沒有多珍貴,可就是這泥......

郭子義不著痕跡的瞥了一眼陶丁香,拿著山參湊近鼻子聞了聞,更確定了心中的猜想。

但他並沒有多說什麼,見陶丁香一個小姑娘,也沒有蒙騙的意思,實話實說道:“這是七年生的山參,根莖倒是十分完整,不過也就最多1500文一兩,你覺得價錢怎麼樣?”

陶丁香從來沒有了解過人參是什麼價,但也無妨,她遊戲世界裏想買隨時都有,就算被坑了也沒事,大不了以後就不跟他做生意了。

“可以。”

學徒很快拿著戥(deng三聲)子來稱重。

二兩一錢,值3150文,陶丁香讓他們給了自己2兩碎銀和1150文銅板。

陶丁香接過錢悄悄收入背包,便告辭離去,開始閑逛。

這邊,陶家村十人拉著野豬肉來到了四風鎮最大的酒樓。

好說歹說一番,也隻收下了一頭大豬,兩頭小豬,共重366斤4兩。

酒樓將陶家村眾人處理好的三頭豬所有部位包圓,100文一斤,得了36兩625文。

這筆錢10人分別揣了一點。

餘下的豬肉,他們隻能帶到肉市巷分賣。

到肉市巷的鋪子裏租借來案板、屠刀和秤杆,將餘下的豬肉全部擺出來,豬肉、豬骨、豬油板、豬下水等全部分開賣。

按統一市價,油脂290文一斤,豬肉120文一斤,豬骨 、豬皮、豬頭40文一斤,豬下水七八文一斤。

這會將野豬肉鋪開,正好各家都出門采買,幾人分工合作,一些吆喝,一些砍肉,一些算錢找錢。

別看四風鎮隻是一個小鎮,如今還有旱災。

可自從兩年前寧安國和南陌國交好,建立了貿易往來,四風鎮就成了寧安國和南陌國貿易來往的必經之路。

商旅行客往來不絕,修建了大大小小的客棧,販賣的東西種類繁多,鎮上百姓生活質量也逐步提高。

但窮人還是一樣的窮,就像陶家村那裏世代以種地為生,沒有其他一技之長的農民一樣。

不時搭上少許豬下水,抹去些許零頭,很快剩餘的野豬肉就被一掃而空。

陶家村十人將錢財清點清楚,又分到各人身上藏著,牽著老牛不見了身影。

直到天黑,陶家村十人才不知道從哪裏鑽出,進了糧鋪。

許久過後,趁著濃濃夜色,十人圍著一牛踏著月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