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不可言的北極光,有人喜歡神秘奇妙的日食……而我喜歡壯麗奇幻的火燒雲。
那是國慶假期的一個傍晚,吃完晚飯,我本想出去散散步,卻沒想到竟在陽台上,被窗外的景色驚呆了。光線穿過雲霞,把整個天空都染成了紅色,一副生機勃勃的景象,簡直美如仙境,令人炫目。
我向窗外探出頭,想要仔細觀賞這一番景色。晚霞的光芒照在我的臉上,感覺好似有一隻蝴蝶用翅膀輕輕拍打我的臉頰。天空紅彤彤的,好似著起火來,燦爛無比。
天上的雲金燦燦的,它們緩慢地向我的後方飄去,形狀也是變化萬千、千奇百怪。快看!幾隻酷似飛鳥的雲,翩翩起舞,在天上嬉戲打鬧,互相追逐,好不快活!忽然,這群“鳥”變得很胖,停在原地,飛也飛不動了,一陣風吹過,竟化為了灰燼。有的雲像極了青龍偃月刀,劃過天際,天空直接被劃出一道“大口子”;有的雲圓中帶刺,火紅火紅的,好似風火輪一般,以極快的速度向天邊滾去,真是太有趣了……
漸漸地,火勢越來越強,仿佛隨時都有可能炸開。在夕陽的映照下,馬路上的汽車被渲染成了金色,樓房被鍛造成了富麗堂皇、金燦燦的宮殿,我不禁脫口而出:“此景隻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見。”
就在我沉浸在“火燒雲”的壯觀景象之時,天公偏偏不作美。隻見那火燒雲慢慢由坨紅、赤紅慢慢褪成檸檬黃,不一會兒,火燒雲就下去了,天也漸漸黑了下來。但我仍是意猶未盡,在火燒雲的世界裏無法自拔。
火燒雲是多麼的罕見、神秘啊!感謝大自然賜給我們這麼多美麗的景物琉璃、琥珀、鬆石、晶石等珍貴材料製作的步搖。明代唐寅《招仙曲》詩曰:“鬱金步搖銀約指,明月垂璫交龍椅。”由此可知明代步搖用“鬱金”,是用金屬與珠寶鑲嵌的一種步搖形製。而明代步搖製作的焊接新工藝,就是將金累絲與金底托焊接在一起再嵌上珍珠寶石等作點綴,其耐久程度大大超過了雕琢、燜壓等傳統工藝技術。
清代步搖製作工藝與明代一脈相承。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清代“點翠嵌珠鳳凰步搖”,就是使用了金屬焊接作底托,鳳身用翠鳥羽毛裝飾,其眼與嘴巴用紅色寶石、雪白的米珠鑲嵌,
兩麵嵌紅珊瑚珠。鳳身呈側翔式,尖巧的小嘴上銜著兩串十多厘米長的小珍珠,墜角是一顆顆翡翠做成的小葫蘆。整個步搖造型輕巧別致,選材精良,實為罕步搖,古代女子的一種發飾品,常插在其發髻之間作為點綴,上附流蘇或串珠飾物,隨佩戴者走路而搖曳生姿。簪步搖釵,亦步亦搖,故名步搖。
“珠華縈翡翠,寶葉間金瓊。剪荷不似製,為花如自生。低枝拂繡領,微步動瑤瑛。但令雲髻插,蛾眉本易成。”
紅塵三千丈,戀在雲鬢間。步搖的醉人,在那一抹抹爬上發梢的嬌俏,更在那蓮步輕移處金光燦然的搖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