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八月指示_:火爐裏吹出的清風(1 / 1)

一、"八月指示":火爐裏吹出的清風

1974年8月,炎炎盛暑。神州大地的政治氣候,由於批林批孔運動的展開,同自然季節一樣,持續高溫。在北京參加檢討、揭發與林彪有關的人和事的軍隊高幹會的各大軍區司令、政委們,更是悶熱難熬。這時,從號稱三大火爐之一的武漢,風景秀麗的東湖梅嶺1號別墅裏,忽然吹出一陣清風--毛澤東指示:"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已經八年。現在,以安定為好。全黨全軍要團結。"這條"八月指示",使得政治寒暑表高處的水銀柱一下降了下來。軍隊高幹會上的將軍們如沐春風,會議也很快散場。

毛澤東"八月指示"的中心思想是安定團結。它產生的直接結果,一是軍隊高幹會在正常的、團結的氣氛中於9月10日結束;一是四屆全國人大的召開重新提上了日程。毛澤東8月間的幾次談話,對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及其後在批林批孔運動中進行的軍隊高層清查工作作了一個基本總結,從而打碎了江青集團"點火放炮"、"放火燒荒",妄圖利用批林批孔運動搞亂軍隊,整掉一批軍隊領導幹部的迷夢。

這時,中國政治和社會的走向,是從大亂走向大治,是從政治運動恢複到正常秩序。曆史提供了1975年整頓得以進行的不可缺少的政治環境,曆史也迫切要求產生偉大人物來整頓文化大革命內亂的局麵。鄧小平在這種曆史的必然要求下應運而出。毛澤東和周恩來、葉劍英、鄧小平的關係走出低穀,毛澤東和"四人幫"的矛盾上升,達到文化大革命以來所沒有過的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