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娃娃們你們進來挑一挑。”
趙有根把院門開的更大一點,帶著林疏玥他們進去挑。
趙有根有一門好手藝,周圍幾個大隊裏娶妻嫁女想打三十六條腿的,都會來裕安大隊找他做。
有著這樣一個額外的收入來源,趙有根家裏的家境是要比普通的隊員好一點兒的。
家裏的房間雖然跟大多數人家一樣都是土坯房,屋頂上卻是鋪的瓦片。
房間的數量不算多,但圍的院子很大,院子裏麵擺放著一些還沒有加工的木料以及趙有根做木工活的工具。
院子的東南角還專門修了一間屋子,算做他的倉庫,平時找到一些不錯的木料,就做成常用的東西儲備在裏麵。
趙有根領著他們進了院子,就打開倉庫的門,讓他們進去挑自己想要的東西。
倉庫裏做好的東西不算很多,但桌子、椅子、條凳、炕櫃這些常用的家具都有。
幾個人比照著知青點裏那個八人位的桌子挑了一個差不多的榆木桌子,又挑了四條條凳,這才出來。
原本幾人還打算挑個炕櫃的,但這裏現成的炕櫃都是比照著普通人家家裏的尺寸做的。
知青點的炕也就每個人的鋪位腳底下那塊位置,可擺不上,還是得他們回去量一下尺寸再來找趙有根定做。
“有根叔,我們就換這些,您幫我們算算多少錢。”東西挑好了,林疏玥上去問了問趙有根價錢。
趙有根往她身後看了一眼:“一共給個兩塊八就成。”
林疏玥有著原主之前的記憶,對這個時候的物價還是清楚的。
之前往她的房間裏添置家具的時候,媽媽帶她去木匠家裏買了個雕花的大衣箱就花了四塊五呢。
但是城裏和鄉下到底是不一樣的。
所謂靠山吃山,鄉下的木匠做木工活的原料都是直接去山上砍的,就是要給生產大隊交點錢,不然就算是侵占集體財產、挖社會主義牆角了。
但一般情況下,生產大隊收的錢不會很多。
所以這張榆木桌子加上四條條凳,基本上就是原料加上木匠的手工費,不算多。
林疏玥心底感歎這個時候的錢真禁得住花,點了點頭,從隨身的衣兜裏掏出兩塊八毛錢遞給趙有根。
趙有根笑嗬嗬地接過錢,高高興興地把幾人送了出去。
幾個人搬著桌子和條凳回到知青點的時候。吳剛和徐明豔的飯也差不多快要做好了。
雖然新知青添了點兒好東西,但畢竟大家條件有限,做飯不怎麼費工夫,花不了太長時間。
大家把堂屋裏的那張桌子搬到院子裏,和新買的桌子拚到一起,椅子和條凳擺好,就等著端菜吃飯了。
新知青們趁著等端菜的時間,把自己買桌子和條凳的那份錢給了林疏玥。
林疏玥不在知青點住,平時肯定用不上桌子和條凳,他們原本打算隻他們七個人出這筆錢的。
但林疏玥現在兜裏揣著三萬多塊錢,不差那幾毛錢,她隻收他們每個人三毛五分錢,幾個人也就作罷了。
吳剛和徐明豔把飯做好,大家把飯菜端上桌,新知青歡迎儀式的這頓飯也就算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