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這葉家也真是人煙稀薄,和其他的大戶人家比,人員特別稀少。這兩日晨璿在腦袋裏認真挖掘也找不出來家中親戚哪些。漸漸依稀想起來,在晨璿16周歲的時候,父親和晨璿說過一些,當時父親還非常謹慎的告訴晨璿,不要對隨便向外人說。
聽父親說,在晨璿約1歲的時候,老家發生瘟疫,當時正好老太爺帶著一家人出去遊玩,並不在村上。待三個月遊玩回來,發現村子已經被官府封了。裏麵的人差不多都死了。
整個村子隻剩當初和老太爺一起遊玩的八人,分別是爺爺奶奶,父母、晨璿,來串門順便一起去遊玩的表哥曾琦,丫鬟張碧,也就是現在的張姨娘,還有晨璿的奶娘。曾琦原來是母親哥哥的孩子,瘟疫後就一直跟著晨璿父母,也算是晨璿的親哥哥了。
聽葉尚書說,母親當年幾次欲自殺去追隨親生父母、哥嫂等人,後來因為晨璿和曾琦而斷了自殺的想法,卻開始信佛。
瘟疫事件自然給父親影響也很大,父親感到世事無常,對母親更加珍惜,發誓今生不會再娶,同時也感到時光荏苒,不再虛度,發奮讀書。
瘟疫的三年後科舉考試,父親一舉奪魁。爺爺奶奶不願意離開故鄉,村子中大部分人都是親戚,現在大家都不在了,如果爺爺奶奶不去守著,那還有誰會去上墳呢。父親帶著母親、年僅5歲晨璿,和10歲的曾琦一起來到京城。
當年晨璿舅舅自小練武,最大的夢想便是成為一名將軍保家衛國。但苦於沒有機會報效國家便命喪黃泉。所以曾琦自小習武,現在剛剛21歲,已經是一名小將,統領數萬軍隊,算是完成了父親遺誌。
曾琦18歲就被封了千夫長,當年從邊塞回來,便自立門戶,離尚書府自然也不遠。
邊塞最緊張的時候一般是秋季,秋季是豐收的季節,邊塞的遊牧民族等便來搶,從而引發戰爭。進入嚴冬之後,相對來說,邊塞戰事就較少了。
每年會有部分武將在嚴冬返回京城,過個春天,進入夏季便要返回邊塞。
曾琦已經是三年沒有回京了。今年一回來正好趕上除夕,一家人好不歡喜。一起吃著年夜飯,吃飯時葉尚書和曾琦聊邊塞事情,當時的晨璿一直插嘴,問關心秦王殿下的事情。眾所周知秦王殿下自12歲到了邊關,直到去年收複三大城池,才被招回京。所以曾琦一定和秦王殿下有過接觸。
第二日便是初一又是立春祭祀,曾琦並沒有久留。年夜飯後不久就回府了,本想著過兩日慢慢來和晨璿敘舊。不想立春祭祀完,再見到晨璿,已經是病不能語。這身體一調養,不知何時能再見呀。
曾琦自小就是武癡,每日大部分時間都在練武。懂女孩心思這塊自然是比較遲鈍的,隻是沒想到自己最疼愛的表妹如此癡迷於男子。還是從五歲就開始,曾琦是怎麼都想不通呀,五歲就懂情愛?
曾琦早就將葉尚書當成自己的親生父親一樣敬愛,自然知道葉尚書非常疼愛晨璿,所以自己對晨璿也是百依百順。就怕得罪了這個姑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