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柚你知不知道下地幹活有多累,你就要下鄉。”明顯能聽的出說這句話的女人在壓著怒火。
“媽,你別激動,有話好說,我想好了。”一道略帶討好的卻很純淨的女聲響起。
“你還要讓我不要激動,我怎麼能不激動,你要知道在鄉下生活很苦的,一年到頭沒有個輕省的時候,這並不是你們去農村上實踐課那麼簡單的。”明顯的,女人的語氣沒有剛才那麼強硬了。
然後轉頭對著旁邊的丈夫說道:“李平安,你說句話啊,你閨女就要下鄉了,你也不管管。”
這時家裏的最抗罵的,不是,最頂事的李爸發話了:“媳婦,你先別著急。”
然後向自家閨女,嚴肅的說:“這件事你最好說清楚了,昨天報紙登了今年要恢複高考,以你的成績考上完全沒有問題,完全不用下鄉的,你說說你怎麼想的吧。”
“爸媽你們先聽聽我的想法,這件事我已經考慮了很久了,不是一時衝動做的決定。
至於高考恢複的消息我也看到了,但允許考試仍然是知青、青工、青年農民、解放軍,那些在三大革命運動中有兩年以上實踐經驗的工農兵,選拔少量應屆高中畢業生。
所以即使恢複高考了,其實對我也沒什麼用。
再說了這是近幾年第一次恢複高考,如果成了明年還能考,我身為知青照也能考。
要是這個政策不成,我還可以再等兩年去上工農兵。”
少女的聲音清潤,如風拂楊柳一般,撫慰人心,讓人慢慢平靜下來。
這時最小的弟弟李橙突然開口了:“那姐姐可以找個工作幹著,那也比下鄉強啊。”
“對啊,實在不行讓你爸在廠子裏給你安排一個工作。”李媽也反應過來了。
柚柚瞪了一眼弟弟,找個小馬紮坐在爸媽中間,還讓自己的哥哥姐姐弟弟靠近一點。
眾人看她這個架勢也都不生氣了,就想看看她的到底想幹嘛了,也,沒說其他的廢話,直接靠攏過去。
柚柚看到一家人把她包裹在一個小天地裏心裏也安定了不少,給每個人一個傻兮兮的笑,李爸揉揉她腦袋說道:“你開始講講吧。”
柚柚清清嗓子,挺直腰板,一本正經的打開那個畫著花裏胡哨的本子:“你們也知道這半年我每天吃完飯都會出去遛個彎,我是出去打聽情報了,這個是我從現實方麵考慮的結果。”
沒人打斷她,就等她說下去。
“這是咱們廠子從1966年到1972年,這7年間下鄉總人數,673人。
其中包括,領導子女57人,這57人中還不包括六級工以上的工人子女。
像是財務部張叔、人事部王姨、宣傳部的孫叔,他們家下鄉的都不止一個孩子,還有和您一樣同為副廠長家的孫子也都下鄉了。
那些人哪個不是在首鋼幹了好多年的老人,這幾年能回來了的也不到二十人。
一方麵是工作不好找,另一方麵就是家裏孩子太多,這個回來那個就要下鄉,反正雜七雜八的各種原因不能回來。
這些都是事實,咱們家今年如果再沒有人下鄉的話就真的是在風口浪尖上了。
爸爸今年才40歲,已經是副廠長了,再加上我爸又是大學生,前途可以說是看得見的光明;
媽媽今年還不到40就已經是一個科室的主任醫師了,也是有很大上升空間的,對了,聽說你們副主任快調任了,我覺得咱媽很有可能升職。”
原本還聽的比較認真的幾人,突然就有些無語了。
李媽胡虜了一下她的腦袋,無奈的說:“你先說你的事吧。”
“我就覺得咱們沒有必要讓人抓住小辮子,尤其是這種節骨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