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石家林,東北沈陽人,出生時正值直皖戰爭爆發,國家四分五裂,處於多事之秋。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人在東北大肆燒殺掠奪,不得已,家人帶著我遷到了北平。因為家裏還算富裕,加上個人刻苦學習,我竟然不斷跳級上學,還考上了北京大學,畢業時留校當了一段時間的曆史老師。
跟魯迅一樣領著豐厚的工資,本以為生活會過得很愜意,誰知抗日戰爭爆發,父母相繼因戰爭離世。國難當頭之際,秉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理念,我和學校一群青年教師在中國共產黨的號召下,參加了八路軍。在華北敵後打擊日本侵略者。
抗戰勝利後,我隨部隊趕赴東北,並成為了一名炮兵連的連長。東北長春航校建立後,我因為懂得航空知識,空軍選拔時,通過了各項嚴格的考核,被選派到了航校,由炮兵變成了開飛機的空軍。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立馬組建空軍,劉亞樓任司令員。當時飛行員稀缺,於是我們這些在新中國成立前就摸過飛機的飛行員,一下子成為所有軍種中的寶貝疙瘩,可謂是吃香的、喝辣的,是大家羨慕的對象。物以稀為貴的我,自然也成為了戰友和十裏八鄉父老鄉親的英雄模範,開戰鬥機的事跡被廣泛傳頌。給我說媒的踏破了我老家的門檻。
本以為解放後可以過上和平生活了,誰知不久,美國強橫介入朝鮮戰爭,並派飛機轟炸我東北邊境。毛主席一聲令下,忍無可忍的中國人民誌願軍,在彭德懷司令員的帶領下,雄赳赳氣昂昂的跨過了鴨綠江。
誌願軍參戰後,新生的新中國空軍飛行員,幾乎全部響應號召參戰。
當時國家百廢待興,工業基礎基本為零。沒有生產飛機的能力,飛行員也沒有實戰經驗。
好在當時的社會主義大家庭團結緊密,中蘇處在蜜月期,蘇聯老大哥及時出手支援了誌願軍和朝鮮人民軍。我們空軍也是重要的支援對象(後來中蘇鬧矛盾後,我們用物資償還了蘇聯當時對我們的支援)。
當時我們的空軍飛行員由蘇聯飛行員訓練,各式飛機也由蘇聯老大哥提供。
因為戰事急迫,所有人都是剛有點飛行基礎,就在蘇聯空軍飛行員的指導下參加了朝鮮戰場的對美空戰。一般是一個蘇聯飛行員帶3到4個中國飛行員,組成一個飛行編隊。
作為解放戰爭中還沒有的新兵種,初期的我國飛行員,主要任務,是保護中國到朝鮮的“米格走廊”製空權,確保物資及時供應到前線。
我所開的米格戰機的編隊中的隊長,是一個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羅森比爾德。他雖然是加拿大人,但和白求恩一樣,信仰卻是共產主義。他在抗美援朝開始後,就毫不猶豫的參加了支援中國空軍的國際共產主義行動。並手把手教我和隊友開飛機的技巧。而我,則給他講他最喜歡的中國曆史。
但在當時,我的偶像不是這個老外,是王海。他是當時新中國所有空軍飛行員,不,應該說是全國人民的偶像。
他的成名之戰,是在1951年的清川江橋空戰。
1951年11月18日上午,美軍再次肆無忌憚的攻擊清川江橋。王海在沒有蘇聯飛行員帶領的情況下,率6架飛機編隊向正在轟炸清川江橋的60餘架美F-84型戰鬥機、轟炸機發起攻擊。
這次空戰,老練的美機擺出圓圈戰術,首尾相銜,互相掩護,尋機咬尾攻擊,可謂攻守兼備。但王海的勇氣卻讓敵人肝膽俱裂。
混戰中,王海巧妙地利用米格-15垂直機動性能優於美機的優點,指揮飛機編隊爬高後向美機群進行俯衝攻擊,把美機陣型搞得大亂。
“老子要開火了,你們這些侵略者,上西天吧!嘟嘟嘟嘟,咚咚咚咚。”隨著兩聲巨響,2架美戰機翻滾著墜下,餘下三架受傷的飛機,和其他轟炸機狼狽逃走。此戰,王海以6架飛機攻擊60架敵機,並取得了5:0的勝利。從此,王海一戰成名,成了全軍的驕傲和大家學習的對象。
而我,也是他的仰慕者。我當時最高興的事,就是曾經當麵向他請教戰鬥經驗,並和他有一次合影留念。那張照片,我一直在飛行服中的口袋放著,目的是為了激勵自己英勇戰鬥。
在信仰的激勵下,我刻苦聯係飛行技術,不到一年時間,我和戰友也取得了擊毀3架戰鬥機、擊傷2架轟戰機的不俗成績,也成了大家學習的榜樣。戰爭間隙,我還並被一個年輕漂亮的美女醫務兵追求。她叫程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