硨磲是雙殼貝類,最大的可達一米,所以剛才撈上來的瞬間場麵很是壯觀,硨磲重百最高可達三百千克,殼厚,內殼呈白色,外殼呈黃褐色是稀有的有機寶石,也是佛教聖物。
硨磲、珍珠、珊瑚、琥珀在西方被譽為四大有機寶石,在華夏,佛教與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珍珠被尊為七寶之一。
第一網珊瑚沒有撈上來,倒是撈出了硨磲,這意外之喜如何不讓人歡欣雀躍,不說船上的船員了,就是蕭承羽他們也覺得血湧動了一下,竟是與榮共焉的感覺。
硨磲一名始於漢代,因外殼表麵有一道道呈放射狀的溝槽,其狀如古代車轍,故稱車渠”,後人因其堅硬如石,在車渠旁加石字而成硨磲。
這也就是在公海,要是在領海,硨磲早就被不少國家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S)》附錄II中加以保護,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出境,屬於違法。
蕭承羽一細品,這些東西雖好,但帶入境有風險,不像紅珊瑚,雖也有規定,但還有交易的空間,這兩者的性質就有所不同,可操作的空間不同。
再看這些出水的硨磲,反正等珊瑚出水也是等,蕭承羽先過去看他們整理。
船員們認得硨磲,那就是有了解,且看他們動手的時候直接以顏色來分,尤其在翻到牙白和棕黃相間呈太極形的時候就興奮莫名,這也難怪,這種品種可是硨磲中的上品。
一般的硨磲摩氏硬度在3.5至4.5,年齡越大的殼越硬,因此,牙白與棕黃相間的品種硬度可達到5,這一堆硨磲倒沒有更稀罕的品種——紫色、粉色、紫紅色和血硨磲。
眼下看到的均是白色、牙白色和相間色為主,相間色的為少,大部分是牙白色。
牙白和棕黃相間的硨磲有耀眼的金絲亮絲和綠色腸管,但所有的硨磲都有著如車輪與溝渠所構成的圖案,且天然的硨磲不可能存在有兩個一模一樣的。
如果紋路極為相似,那就要懷疑是否由貝殼磨成粉壓製而成,,硨磲因長期存在於海水中及自身的硬度較小,因此硨磲雕件和把件上難免會有些蟲眼及裂紋。
要是遇到太過完美的硨磲,也得在心裏打個問號。
眼下這些真正的硨磲外表光潔明亮,表麵呈珍珠般的光澤,哪像那些貝殼粉壓製出來的假貨那般白得呆板,蕭承羽越看越覺得可惜,這些硨磲入境太難,就是燙手的山芋!
蕭承羽看著這些全天然的硨磲,心下可惜,沈平也是懂行情的,貼耳說道:“冒把險?”
“蕭家是要臉的,有些事不能做就是不能做,隻是看著可惜罷了。”蕭承羽倒沒有太多的糾結:“這些全是貨真價實的天然硨磲,倒是不知道要便宜給什麼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