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十四年,西藏政權爭奪戰,以西藏本地僧侶集團的失敗而告終,蒙古和碩特汗國取得了西藏的實際控製權。攝政桑結嘉措身死,六世達賴倉央嘉措被軟禁於布達拉宮。
拉藏汗向康熙帝奏報:“桑結嘉措所立六世達賴倉央嘉措沉溺酒色,不理教務,不是真正的達賴,請予貶廢。”
康熙皇帝下旨:“拉藏汗因奏廢桑結所立六世達賴,詔送京師。”,未提廢立事。
......
康熙四十五年,冬。
寒風刺骨,雪花漫卷。
青海湖邊正默默行走著一隊蒙古騎兵。此時天色已晚,遠處的雪山越來越陰暗,漸漸的變成一圈巍峨的黑影。
領頭的千夫長一聲令下,全體士兵隨即下馬,從後方的輜重車中取下各式裝備,生火、造飯、搭建帳篷,準備宿營。
兩個中年喇嘛走向一輛犛牛車,從簡陋的車篷中攙扶下一位二十多歲的年輕喇嘛。他身體瘦削、麵色蒼白,行動時顫顫巍巍,身體狀況非常糟糕。
即便如此,年輕喇嘛的那雙眼睛依然清澈,閃爍著睿智的光芒。
他就是中國曆史上著名的第六世達賴喇嘛,洛桑仁欽·倉央嘉措。
倉央嘉措望著不遠處被冰雪覆蓋的青海湖,心生感慨,不負如來不負卿,終究還是沒有做到啊。
達賴喇嘛封號即將被褫奪,背負一個偽活佛的名聲,他對不起佛陀。愛人達娃卓瑪也因他而死,他更對不起卿卿佳人。
思來想去,此生竟可說是一無是處。倉央嘉措麵色更加灰敗,抬手示意兩位喇嘛,攙扶著他向正中那座帳篷走去。
入內坐定,兩位中年喇嘛擔憂的看著倉央嘉措,其中一個詢問道:“佛爺,您的身體可好些了嗎?”
倉央嘉措揮一揮手,“沒事,你們自去忙,用完飯後我說點事,把那個蒙古人也請來。”
喇嘛恭敬低頭,應道:“是,佛爺。”然後轉頭去了。今時不同往日,身為階下囚要有階下囚的覺悟,生火做飯總是要自己做的。
倉央嘉措坐在厚厚的羊皮氈上,看著兩個隨從帳裏帳外的忙忙碌碌,一時竟不知思緒飛去了哪裏,渾渾噩噩中仿佛想了很多事、很多人,又仿佛什麼也沒想。
接過喇嘛們遞過來的食物,塞了幾口,又都吐了,臉色越發的不好了。
兩個忠心的喇嘛看在眼裏,隻是暗暗垂淚,卻也說不出什麼安慰的話,隻在心裏盼著翻過日月山後,這天氣能暖和起來,道路亦能平坦些。
好容易看著他總算喝了少許的奶茶,才略安慰些,問道:“佛爺,我們現在去把狗千戶叫來,可好?”
“嗯,去吧,記得客氣些,這些事怪不得他們這些大頭兵。”
“是,佛爺。”
片刻之後,蒙古千戶帶領兩名衛兵進入營帳,幹淨利索的行了個蒙古軍禮,問道:“請問佛爺相召所為何事?”
“讓他們退下吧。”倉央嘉措指了指兩名衛兵,又看了兩位喇嘛一眼,說:“你們也退下。”
“是,佛爺。”喇嘛們隨即轉身出去。
蒙古千夫長看了看倉央嘉措病懨懨的樣子,想來沒有威脅,於是開口說道:“聽佛爺的,你們下去吧”,兩名衛兵這才應聲出了營帳。
“我們不往前走了,就在這裏停下吧。” 倉央嘉措輕聲說道。
蒙古千戶一愣,達賴喇嘛一路上都安分守己,難道在這裏埋伏了什麼手段不成?
哲蚌寺三天三夜的血戰猶在眼前,他本人也參加了那場絞肉機般的戰鬥,藏地僧侶們為眼前這位活佛勇於赴死的場景,震撼了在場的所有蒙古人。
如果不是倉央嘉措本人不忍再看到僧侶和信眾們的無辜慘死,堅決走出寺院,那場戰鬥還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作為同樣信仰佛教的信徒,蒙古千戶永遠忘不了那個沐浴著太陽光芒,孤身走來的身影。當他現身時,殘酷的殺戮戛然而止,在場所有的蒙古士兵匍匐在地,向心中的活佛頂禮膜拜。
這樣一位活著的佛,如果還在青海安排下了後手,那將不堪設想。要知道押解的士兵總計不到五百人,絕對經不起再來一次哲蚌寺那種規模的戰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