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妧則抱著他的屍身,哭著道:“你為什麼那麼傻?為什麼?”
姬燁的眼神複雜。
想不到昔日意氣風發、威風凜凜的戰神將軍竟是這般下場,不由有些惋惜……
……
鄒筱冉的回憶結束。
鄒筱冉想到淩雨軒死去的畫麵,心中酸澀,有些難受。她同時也很心疼他。
沒事,現在她來了,她一定要讓他擺脫這悲慘的結局。
很快,鄒筱冉便調整好了情緒。
鄒母聽了她的話,先是一怔,隨後又想到淩雨軒不久前救了她女兒,便也想通了,不再糾結了,道:“罷了,你開心就好。”
鄒父和顧軍從聽到她們娘倆在旁小聲議論淩雨軒開始怕,他們就停下了交談,想聽聽鄒筱冉本人的看法。
淩雨軒則一直端坐著,聽著周圍的交談,不言語。
他們三人都有武功,視力和聽力自是遠超常人。鄒母和鄒筱冉的聲音雖然很小,但他們還是可以聽見。
鄒父聽見女兒說淩雨軒很好,心中不由鬆了口氣。
畢竟他與顧兄有言在先,若無故毀約,實為不妥。
女兒對淩雨軒的印象很好,她應當是願意嫁過去的,那他就不必費心思去想辦法毀約了。
誰知女兒又問了妻子幾個問題,而妻子回的那番話真真是說到他心坎裏去了。
他們夫妻倆還真是心有靈犀啊。
卻不想,沒過多久,他女兒竟然語出驚人。她竟然說她心悅淩雨軒。
這著實讓他大吃了一驚。
他原本以為女兒隻是對淩雨軒的印象十分好,卻不想女兒竟是心悅於他。
可……女兒她不過今天才見了淩雨軒一麵啊……哦,不!加上女兒上次出門時,被他救了,見了一次麵,總共才見了兩次麵。
難不成女兒因為淩雨軒救了她,對他一見鍾情?
想到他對妻子也是一見鍾情,他就越想越覺得有可能,便不再多想,順其自然吧。
顧軍聽了鄒母和鄒筱冉的談話,先是一喜,繼而又轉為憂愁,最後又變成高興。
情緒起伏不可謂是不大。
對於鄒母的話,顧軍其實也是有些讚同的,但淩雨軒畢竟是他的義子,他雖不是他親生的,但他也一直將淩雨軒視如己出。
所以,在外麵,他還是要顧及淩雨軒的感受。
但沒想到的是,鄒筱冉竟然心悅雨軒,這令他十分意外和驚喜。
鄒鑫是他年輕時走南闖北時結交的生死兄弟,可惜他不願入仕做官,不然以他的才情和武藝,他所獲得的成就絕不會比他差,甚至比他更厲害。
想當年他駐守邊城時,他不幸被敵軍圍困,千鈞一發之際,鄒鑫帶著十幾個武功高強的人前來營救,最後將他救了出來。
後來他才知道,鄒鑫一聽說邊城情勢危急,糧草緊缺,而他正好在此駐守,便立即安排自己手下的人去籌備糧草運往邊城,而他自己則帶著身邊能用的武藝高強之人先行一步,立即前去救援。
朝堂上的彎彎繞繞,鄒鑫雖沒經曆過,但也不妨礙他知道。
鄒鑫他知道他若不去,邊城就將失守,顧軍也活不了了,所以他趕緊來了,片刻不敢耽擱後,不惜以身犯險,前來營救。
鄒鑫將他救下後,也並沒有離開,而是在幕後為他出謀劃策。
當糧食運進邊城後,顧軍想把錢給他。誰知他又冒出一句:“你我是兄弟,談錢可傷感情了啊。”此事便不了了之了。
他能在那場邊城之戰中活下來,並取得極大的勝利,這都是鄒鑫的功勞。
而他也因為此事,加官進爵。
外人隻知忠武侯大將軍顧軍與鄒鑫一介商人交好,卻不知鄒鑫其實是他顧軍的救命恩人,更是他的知己朋友、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