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好聽不過三句半(1 / 3)

165.好聽不過三句半

由於閩南語歌曲直播的火爆,以及杜子樺新專輯的破紀錄銷量,直接刷新了大周音樂榜單記錄。

官方一直在竭力宣傳和大力發展地方文化,閩南語音樂歌曲的成功讓他們看到了希望。現在整個大周的節目都知道,有了李子淳就有了收視率,以及傳播和品質雙重保證。

再加上他之前給張小川、戴榮等人的策劃案,節目製作播出後都非常成功,一度成為現象級綜藝,引發廣泛討論。

這樣的能人如果一直被排除在主流之外,那麼主流也便不再具有權威性。

易自強帶著官方的人出現在小洋房時,李子淳也才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分量了。

官方邀請一般都是郵件、電話之類的,很少這樣正式來人,看來自己是真的成功了。官方邀請正式向外公布錄製播出的那一刻,全國都沸騰了。

因為很少有三十歲以下的藝人能上官方的S+節目,這種麵向全球華人的節目,邀請的嘉賓基本上都是教授、公知、科學家等行業內的頂尖人才,講述的也都是各行各業那些普通人聽得懂的淺顯術語,所以受眾有限。這次邀請李子淳也不知道是出於什麼的考量,一個弄不好是要出洋相的,可能整個星途都會毀於一旦。

而這次邀請李子淳,也是因為源於網友們的推薦,通過官方考核之後,很快就進入了邀請範疇。

可是,一個音樂圈的才子能做什麼文化節目呢?

於是,易自強在和李子淳的一番商討考校之後,一場以傳統文化為中心的節目正式拉開序幕,李子淳也第三次重臨大周的國都上京。

李子淳下飛機的那一刻,廣大的粉絲早已等候在機場外麵多時了。

傳統文化節目以文學、書畫、茶道、戲劇、美食等九個單元來進行展示,讓更多人關注當代年輕人的人文風貌。

這話說得有些誇大,更像是有捧殺之嫌。

若接得住,便是新時代的標杆;若接不住,便是星途暗淡,好運也就到頭了。

這些或許對其他人來說還有點壓力,但對有著良好世界教育和華夏文魂的李子淳來說,還不是輕鬆拿捏。

為了避免李子淳又看上其他人,趙千帆和杜子樺早就有了共識,那就是他們兩人必須有一個在他身邊跟著,既是陪伴,也是看護,都到了寸步不離的地步,李子淳就沒離開過他們兩人的視線。

有趙千帆和杜子樺這樣的頂流主動降薪要求加入,節目組的人員自然樂得接受。

加上薛晴柔、利佳薇兩位女生,以及央視自己強推的新一代主持人顧謙意的加入,以及為了避免這些明星們傳遞錯誤知識,節目組請來當地知名大學教授作為帶領,七人小分隊正式成立,一場的音樂文化之旅也正式啟動。

官方也正式打出了《青年文旅》的標牌,三位頂流的加入迅速就引起了大眾的廣泛討論。

李子淳暗自打量著顧謙意,長得有點像李詠和撒貝寧的結合體,陽剛堅毅,果然有些審美在哪個時代都能打動人心。

節目開始前都會有一個個人前采,也就幾個問題。

因為這整個節目的成立和運行都是圍繞著李子淳來進行,所以,顧謙意的提問也都是中規中矩的,也不敢問一些大眾想知道的太過私人的八卦和緋聞。

因為這也是李子淳第一次接受采訪,頂級的流量和熱度,所以這次采訪視頻的直播觀看人數直接打破了官方收看記錄。

在一通常規介紹和采訪之後,總算是能問幾個大家都想知道的問題了。

“大家都知道你驚人的創造力和音樂天賦,而且每一首都能引起廣泛的討論和追捧,不知道是怎做到每首歌都能那麼好的?有沒有什麼創作訣竅?”

李子淳迎著周圍其他人探詢的目光,笑著說道:“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排除掉那些不夠好的歌曲就好了。”

估計是怕大家聽不懂,他又繼續平靜地說道:“每個創作者每年都會寫下很多歌曲,當然會有不那麼好的歌,以我心目中的高要求和高標準來看,之前發表的一些也有不少是湊數的,不具有可能傳世的潛質,這樣的歌很多,如果大家想聽,那就給大家舉辦一場音樂片段演奏會吧,大都是一些不成文的節選,算作這些日子來大家對我念念不忘、不遺餘力支持地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