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春秋戰國(1 / 2)

隨著武周運朝的建立,九州結界再次出現,武天子殯天之後,便被迎進了火雲洞,已鎮壓洪荒險地,湯也帶著大商趕往了諸天。

而姬氏也被眾大羅關注著,一招藏龍首確實得到了眾大羅的嗤之以鼻。

藏龍首,顧名思義,將龍頭藏起來,本無可厚非,但這是洪荒,龍首代表的是領頭之人,是人中龍鳳,是大氣運的承載者。

藏龍首就意味著挫其鋒,散其運,才得和光同塵,否則不管其在何處,都如同鶴立雞群一般耀眼。

而挫其鋒,藏龍首之後能恢複多少就看天意了。

而且大周姬氏搞出了群龍無首之相,已失了王氣,德不配位必有餘殃,周已注定多災多難。

姬昌卻是鬆了一口氣,姬氏不至滅亡就好。

“這不挺好的結局嗎?”須菩提說道。

“挺好。”姚廣孝說道。

……

轉眼洪荒已經過去不知多少年,西周也已經滅亡,進入了春秋時代。

周天子已徹底衰落,基本隻存在象征意義,真正主宰九州的是五位諸侯,被稱作春秋五霸。

而為春秋五霸提供支持的乃是諸子百家。

諸子百家乃是一個總稱,數得上名字的一共有一百八十九家,但流傳較廣、影響較大、最為著名的不過幾十家而已。歸納而言隻有十二家被發展成學派。

諸子百家之流傳中最為廣泛的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兵家、醫家。

儒家支持齊國,法家支持秦國,墨家支持晉國,兵家支持楚國,陰陽家名家雜家支持宋國。其餘諸多學派,要麼在野,要麼就是不參與朝堂之爭,從民間入手爭奪氣運。

可這些諸侯國也不是省油的燈,向各個學派都派出學子,學成歸來,在本國建設新的學派,比如儒家緊緊數百年就有了秦儒,楚儒,晉儒等等。

不過這些祖師也不在意,傳播學說本就是為了聚攏氣運,白撿的氣運怎麼可能不要。

還有一點就是,誰能稱王沒有人知道,就算有人說是秦,可也不是現在呀。更何況未來又不是不能改變,大周都差點成了武周。所以廣撒網準沒錯。

就是在這諸子百家的洪荒裏,一則消息直接驚動諸子,陰陽老祖化身老子在函穀關傳道。

一時間諸子齊聚函穀關,大羅真身也關注函穀關,紫氣東來三萬裏,不再是一句空話。

“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講道,諸子氣運於此彙聚,氣運已呈現至尊至貴之紫,氣勢磅礴何止三萬裏之數。

各方諸子皆受益匪淺,拜謝老子。老子講完道,不做停留,便已消失。於他而言,了卻一樁因果罷了,還是與莊周小友遊玩更合心意。

可各方諸子的狂歡卻沒有結束,儒家先賢聽老子講道後整理出一冊道德經,其他諸子也有樣學樣,紛紛整理出一冊道德經。毫無疑問,這本道德經可以作為一家學說的經典,而且完全符合各家的理論,追認老子是自家祖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