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親自來,”魯比夫人溫存地說,“因為醫生說我活不了幾個禮拜。死了倒好,活著也沒意思了。我隻是想再看一眼我兒子,親手來放一些花。”
守墓人眨著眼睛,苦笑了一下,決定再講幾句:“我說,夫人,這幾年您常寄錢來買花,我總覺得可惜。”
“可惜?”
“鮮花擱在那兒,幾天就幹了。沒人聞,沒人看,太可惜了!”
“你真的這麼想的?”
“是的,夫人,你別見怪。我是想起來自己常去的敬老院,那兒的人可愛花了。他們愛看花,愛聞花。那兒都是活人,可這兒墓裏哪個活著?”
老夫人沒有作聲。她隻是小坐一會兒,默默地禱告了一陣,沒留話便走了。守墓人後悔自己一番話太直率、欠考慮,這會使她受不了的。
可是幾個月後,這位老婦人又忽然來訪,把守墓人驚得目瞪口呆:她這回是自己開車來的。
老婦人微笑著,顯得很開心:“我把花送給那裏的人們了。他們看到花是那麼高興,這真讓我感到快樂!我的病也好轉了,醫生都不明白怎麼回事,可是我自己明白。”
經典哲語:
鮮花是世間美的使者,美麗的鮮花盛開在需要關愛的地方,更會令整個世界都充盈著善意的關懷和愛的感動。其實,使這個世界美麗的是一顆顆善良的心靈。
可以說,善良、誠懇、坦率、慷慨,都是寶貴的財富,這種財富要比千萬的家產有價值得多。而且有這種財富的人,沒有一分錢的資本,也能做出偉大的事業。
如果一個人能夠大徹大悟、盡力去為他人服務,他的生命將來也必定有驚人的發展。人生的美德再沒有比和氣、善良來得更寶貴了。
給別人以幫助和鼓勵,自己不但不會有損失,反而會有所收獲。通常,一個人給別人的幫助和鼓勵越多,從別人那兒得到的收獲也越多。而那種吝嗇的人,對他人不表同情、不予讚助的人,無異使自己陷於孤獨無助的境地。有時說幾句鼓勵的話,就可以造就許多的成功者,也就大大地有利於世界。
世界上有很多給那些愛人者、助人者建立的紀念碑,如果這紀念碑不是用大理石或古銅建成的,那麼就是建立在他人的心中,尤其是在被受助者和被感動者的心中。如此說來,善良能給予人們莫大的收獲。
誰是最幸福的人
行善的人應該覺得自己快樂才對。
——羅曼·羅蘭
好幾千年前,在亞洲住著一位國王,名叫克羅伊斯。他統治的王國並不很大,但人民的生活很好,王國以富有著稱。克羅伊斯本人據說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是如此的著名,一直到今天人們還用“像克羅伊斯那樣富有”來形容一個人有多麼富裕。
克羅伊斯國王占有一切可以使他幸福的東西——土地、房屋、奴隸、精美的衣服以及各種漂亮的東西,他想像不出世界上還有什麼其他東西能使他更舒服和滿足的了。“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常常這樣說。
有一年夏天,來自大海對麵的一位偉人正在亞洲旅行。這人名叫所羅門,他是希臘雅典法律的製定者。他以智慧著稱,他死後很多年,人們對一個博學者的最高稱譽還是“像所羅門一樣智慧”。
所羅門聽說過克羅伊斯,因此,有一天,他到克羅伊斯美麗的宮殿去拜訪他。克羅伊斯此時比以前更幸福和驕傲了,因為世界上最智慧的人都到他這兒來做客了。他帶領所羅門走進他的宮殿,給所羅門看他的一間間寬大的房子,精美的地毯,柔軟的沙發,華麗的家具以及各種圖畫和書籍。然後,他帶所羅門出去看他的花園、果園和馬廄,並給他看他從世界各地收集來的許許多多奇異和漂亮的東西。
晚上,當最智慧的人和最富有的人在一起吃飯時,國王對客人說:“哦,所羅門,現在請告訴我,你認為誰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希望所羅門說:“克羅伊斯。”
智慧的人沉默了一下,然後說:“我想到了一位曾經在雅典住過的窮人,名叫特勒斯。我毫不懷疑他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這不是克羅伊斯希望得到的回答,但他掩飾住自己的失望之情,又問道:“為什麼你這麼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