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有雲,兵者,詭道也!用兵之道在於千變萬化,出其不意!
一些武官在憤怒的同時,不得不佩服烏垣國主的手段。
桓帝的身子氣的發抖,差點就從龍椅上跌下來。
殿內的大臣們早已脊背發寒,一個個嚇得僵在原地,不敢動彈。
“那還有八萬鎮北軍,全力反擊,也能守住。”
那個士兵有些不敢再說下去,“那烏垣還燒了我軍大半糧草,將士們餓得沒力氣上戰場,裴將軍隻得邊打邊退,可那烏垣步步緊逼,氣勢更盛。如今鎮北軍潰不成軍,死的死,逃的逃,隻餘五萬兵馬退至峪州城內,如果再沒有增援,恐怕會全軍覆沒。”
桓帝聽到這話,一屁股又跌坐在了龍椅上。
鎮北軍敗得如此慘烈,這次還能靠誰來替他守江山,打敵軍啊?
難道他大桓氣數已盡?
文臣們也都嚇得人心惶惶,麵如土色。
心裏暗罵忠勇侯這個蠢貨,十萬兵馬居然都打輸了,以後他們哪還有安生日子可過。
“峪州是我邊關第二道重要的關隘,一定要守住,否則桓國也岌岌可危,這可怎麼辦啊!”
這時,底下突然有人小聲道:“如果鎮北王還活著就好了,他曾是桓國的戰神,經緯之才,如果他出戰,或許還有扭轉局麵,反敗為勝的希望,可是他已經不在了,哎。”
殿上的桓帝聽在耳裏,氣得一掌拍在龍把手上,怒吼道:“我大桓人才濟濟,有很多良將可用,偏要指望他?難道連個可用的將軍都沒有?朕可以叫別的大將去。”
不過怒歸怒,嘴硬也沒用,這次戰役事關重大,輸不得了,放眼桓國,除了老五之外,好像真的沒有人能與陰險狡詐的拓跋炎抗衡了。
他此刻有些後悔設局陷害蕭廷煜了。
幾個武將麵麵相覷,無聲冷笑。
武將一直被這些空有一張嘴的文臣們打壓。
所以,一起毀滅吧!
一時間,大殿上沒人說話,靜得落針可聞。
“哎!”桓帝重重的歎了一口氣。
這時一人走上前來,稟道:“陛下,當日蕭廷煜被貶之後一直下落不明,據臣的探子來報,他可能還在幽州境內。”
此話一出,朝堂內又是喧嘩一片,更多的是欣喜的聲音,仿佛看到了希望一樣,“太好了。”
武將們又是冷笑連連,當初彈劾鎮北王的也是這群人。
前幾年大桓與北邊的烏垣國打得水火不容,靠的是蕭廷煜領的十萬鎮北軍來壓製。
直到前一年,蕭廷煜力挫烏垣,將烏垣的軍馬趕離了兩國的邊境線,還逼退他們往後撤了幾百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