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公元前:這是一個創造文明和產生英雄的時代(1 / 2)

一、城市文明

人類是由猿類進化而來,人類比猿類更加先進的地方是:人會說話、會製造使用工具、會使用火。舊石器時代的人類是簡單的食物采集者,他們通過追捕食用動物、采集食用植物或漁獵食物為生。這種生存的方式受到大自然的影響,到了冬季,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必須向更溫暖的地方遷移。這個時期的人類,已經能夠製造打製石器。舊石器時代是一個漫長的時代,大約從公元前250萬年至前1萬年。

今天,我們把人類磨製和使用石器的時代稱為新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大約從前1.8萬年至前2000年,前2000年是新石器時代的下限。新石器時代的人們使用磨製石器,他們開始定居生活,依靠種植食物和畜養動物為生,並開始使用簡單的實用科學技術,這些技術包括:實用的植物種植方法(農業)、簡單的動物畜養方法(牧業)以及房屋的基本建造技術(工業)。新石器時代的人類有時也會遷移自己的居住地,但最多一年不超過三次,如旱季時遷至低窪地居住,而雨季時則往高地上遷移。新石器時代的人類開始出現了對於文化的追求,他們開始在陶器上刻繪有象征意義的動物圖案,這些圖案既具有審美功能,又具有崇拜功能。

新石器時代,人類給地球帶來的最大影響是農業生產技術方麵的革命,農牧業混合生產的方式在這一時期開始出現,其結果是人口大幅度增長。公元前100萬年,地球上的人類約為125000人,公元前1萬年,地球上共有532萬人。新石器時代是第一次世界性人口增長時期。

到了前4000年,在今天伊拉克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裏斯河中下遊地區(下稱兩河流域),人類文明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階級、文字正在產生,與之一起產生的是城市文明。

新石器時代的人類習慣於群居。他們居住在各自的帳篷中,依靠兩種方式保護生命,一是直覺性的保護,人們擁有固定的耕種和活動地區,外來人或動物在白天進入這些區域都會被他們察覺;二是飼養狗來保護家園,狗是通過馴化狼得到的,狗在夜晚保護人類的家園,防止生人或其他動物侵入。

前4000年,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開始使用金屬農具耕種農田,農業剩餘產品大量出現,這帶來了兩個問題:一是社會分工現象的出現,一些人從農業生產中解放出來,投入到手工業製造和商業中去;二是居住安全的問題,人們需要生活在一個更安全的地方,兩河流域是平原地區,沒有安全性相對較高的高地。於是人類的第一座城市,就這樣出現了。

前5000年,蘇美爾人建造了人類最早的城市--烏魯克城,這是一座位於兩河流域中西部的城市,烏魯克城具有城市的所有特點:城市建設經過規劃,分割為祭祀區(神廟及祭司居住地區)、王宮、貴族居住區、平民居住區、商業集市;城市擁有可供商業交換的集市以及發達的手工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