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這邊儲位定下來,東胡卻不平靜,因為東胡左賢王卜羅進這次對戰大魏失利,

其二弟耶律胡集對左賢王的位子發動攻擊,卜羅進一時不察吃了大虧,如今正在醞釀一波大反攻。

情報末尾還夾雜了一點關於蕭韓的消息,讓沈青君臉色有點莫名。

因為現在蕭韓已經成為東胡落野王的寵妾,落野王,就是卜羅進的二弟耶律胡集,此人男女通吃,偏好男色!

沈青君莫名之下有點奇怪,蕭韓不是和卜羅進一起的嗎?怎麼就混成耶律胡集的愛妾了呢?

算了,蕭韓做誰的愛妾也與她無關,同時感慨此人果然能伸能縮,然後吩咐沈嚴殺掉蕭韓,因為這樣能忍的人太危險了,萬一哪天他就憑寵愛掌權了呢?不得不防。

開完典禮之後,沈青君立馬啟程回京。

李諶的太子大典在風平浪靜中舉行,大典之前沈青君還兩場婚禮,一場是自己弟弟破軍的,取的是南方一個世家女子,依然是政治聯姻。

一場是自己好閨蜜魏雯的,公侯之家,當然也逃不脫政治結合。

大典之後,又參加了一場葬禮,魏國公在大典之前就快不行了,一直到支撐完大典之後的第五天天,就去了,李諶作為太子親自吊唁,邵武帝也給足了身後榮寵。

倒是魏雯很傷心,沈青君為此與她同吃同睡,安慰了她很久才返回封地。

值得一提的是,沈青君回封地時帶上了春夏秋冬四個大丫鬟。

時間匆匆,一晃三年。

三年後,南伐,估計渡橋取大陳,一年後全滅江南割據政權,統一天下。

並且,一個對沈青君來說非常致命且不容忽略雖然還沒有家臣提起的問題漸漸凸顯,那就是沈青君沒有繼承人。

幸好這三年裏,因為東胡儲位未決,卜羅進和其弟弟胡集的鬥爭一直在,嚴重拖累了東胡國力。

至此,齊國公稱帝不到三月,天下重新回到諸侯割據時代,較大的割據勢力有七個,

在大江以北,有四個大割據勢力。

曆經五年,沈青君統一北方,稱王,國號為趙。那是因為武威郡在春秋戰國時期是趙國的領土,按照封地稱王的習慣,故定國號為趙。

原來當年李顯給他喂的毒酒,餘毒並沒有清理幹淨,加上皇帝又是一個大耗心血的工作,正常人幹著都會短壽,更何況餘毒未清的李諶。

對於她手下的家臣而言,他們雖然也盼著沈青君有繼承人,但冒著失去主公的風險得到一個小主公,腦袋正常的家臣也知道該怎麼選。

而宣統皇帝出於製約沈青君的考慮,禁止了沈青君的繼續攻伐,見此沈青君也識趣,立刻停止了軍事轉而注重民生,因為趙傑獻上的小冊子,沈青君研究一番之後,精鹽成為武威郡一大財源,而稍微改進一下煉鐵秘方,不造武器造農具的武威農具也成為沈青君響亮的招牌。

三年前結婚的破軍現在已經有了一兒一女,並且他和妻子都同意將女兒過繼給沈青君。

不是她不能站更多的地盤,而是沈青君采取了“高駐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打天下戰略,而且她現在的人手也隻能占七個郡,太多對地方豪族妥協太大。

在大江以南,陳國複辟,當然這個新陳皇帝和陳末帝的關係在於他們都性陳,五百年前是一家。

到不是沈青君不能嫁人生子或者招贅生子,最關鍵的事,生產風險太大,她雖然不是萬金之軀,但也是千金之軀,身上係那麼多人的飯碗,出一點小小的差錯都不行。

沈青君不得拒絕,帶上將士隨軍,被安排做先鋒軍。

沈青君占有西北地盤七個郡,新國大齊占據北方腹心三十七個郡,東北被邵武帝三子秦王占有,共二十個郡,東邊為世家大族盧家占有。

並且此次北征,特意下令沈青君帶三萬正卒將士隨軍。

消息傳出後,不到三月,帝崩。

但難就難在朝廷不同意,畢竟隻要沈青君沒有繼承人,朝廷就可以名正言順地除爵奪地,怎麼可能讓沈青君好好的有繼承人呢?

其長子李維即位,國號為文和。

其實本來胡集在奪嫡之戰中各種手段層出不窮,已經把卜羅進打壓得快抬不起頭了,但關鍵時刻,胡集的愛妾兼頭號智囊蕭韓突然被殺,使得優勢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