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一世(無愛一身輕)(1 / 1)

奕軒恭恭敬敬地行禮,然後疑惑地問道:“不知父皇叫兒臣來所為何事?”

“沒什麼,就是朕想起來,朕許久未去看望賢妃了,我們父子倆也許久沒有敘敘舊了。”

“父皇政務繁忙,母妃與兒臣一切安好,有勞父親掛念。”

皇帝看出了小兒子的拘謹,於是說道:“最近功課做的怎麼樣了?”

“兒臣愚笨,但還是不敢落下一點功課。”

“奕軒可曾想過,未來要做什麼樣的人呢?比如說,坐在這高位之上。”

“兒臣不敢,父皇如今身體健康,兒臣怎敢肖想這個位置。”奕軒聽到皇上這番話,十分驚恐,急忙回答道。

“這沒有什麼敢不敢的,怕是奕軒對這個位置不感興趣吧。”

“這……如果父皇要兒臣說實話的話,兒臣的確不喜這高位,如果可以,兒臣想做一個閑散王爺。”

“為什麼呢?”

“父皇,兒臣在學業上是不如大哥的,而且母後經常和兒臣說,如果可以,她也想出去走走。兒臣也想陪母後出去走走。”

“這……當年的賢妃,的確是一個不羈的少女,她以前最向往俠客的生活,她最愛自由,可是願意為了清淺放棄這自由。是朕對不住她,朕也感謝她。若朕有一天離去了,朕會許她自由。”

“兒臣不是這個意思……”

奕軒的話還沒有說完,皇帝就打斷了他。

“好了,也沒什麼事情了,你先退下吧。”

“是,兒臣告退。”

奕軒離開了乾清宮,覺得今日父皇的舉動有些奇怪,似乎是有意立太子。他得找三姐說說這事。

皇帝望著奕軒離去的背影,疲憊地坐在高位之上,他有意立奕軒為太子。奕軒親民,聰慧,謙虛,能聽進他人的話。可是他年少時已經用皇權束縛住了賢妃,他終究是虧欠他們母子的。他無法再束縛住奕軒了。

賢妃年少時喜歡跟著自己的祖父——子虛國第一皇商,一起遊山玩水。每次回到都城都會給顧清淺帶些都城見不到的稀奇古怪的玩意。那個時候,賢妃是個古靈精怪的少女,她經常和顧清淺說各地的奇異故事。

年少的賢妃曾對顧清淺說道自己未來的夫婿:“我未來的夫婿,那一定是一個俠膽義肝的俠客,青衣白馬,遊走江湖。我要足夠的自由,我有一天也要走遍這世界,看看山水,感受這世間一切的美好。如果我的夫婿和我的自由有了衝突,那我就不要夫婿了。誰說女子就一定要成婚,誰說女子就一定要端莊大氣,女子該是多樣的。女子也是人,而不是被標榜的商品。”

無疑,賢妃的思想在當時是被不容的。但是顧清淺支持她,顧清淺說:“如果可以,我也想像她一樣,愛山愛水愛自由。無疑無愛一身輕,可有了愛,便有了我所想要的幸福。”

可是,她們忘了,賢妃的父親也是不容許賢妃的那種思想的。賢妃的父親將賢妃當做上位的工具。在他眼裏,賢妃就是商品。

那年,他和皇帝明說,如果想要他們撥款賑災,隻有一個要求,就是納賢妃。商人不相信任何條約,他們覺得條約可以撕毀,但是姻親不可以。

那年,年少時的賢妃找顧清淺訴說,她很平靜,似乎早就知道這樣的結局。她說她想自己跑,可是她又怕她跑了,他們就不會撥下那筆賑災款,百姓需要這筆錢來度過這場災難。

最後,顧清淺沒辦法,她還是狠下心來,對賢妃說:“來宮裏陪我吧。”

賢妃沒有多說什麼,笑著說道:“好!”

後來,賢妃在宮中十分低調。之所以封為賢妃,也是因為她進宮以後,也變得賢德淑良起來,完全看不見當初自由散漫地影子。原來,她不是都城中傳言說的那般不知禮數,隻是她不願罷了。

現在皇帝回想起來,竟覺得賢妃二字,對她來說,應當十分諷刺吧。賢妃二字,簡簡單單,卻是她被皇宮困住的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