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政壇的繼承人(1 / 1)

自從費禕死後我就一直在物色繼任人選,雖然劉諶也是個可用的人,但作為皇親的一份子還是需要士族支持才能治國,加上我也在尋求機會鏟除內部的投降派。

這天劉我正一個人忙著在處理政務,劉諶就突然來求見我,而且還帶了一個人過來,來人帶著鬥笠遮擋著臉,見到我就把鬥笠摘下露出了真容之後令我有點意外,隻見這個人滿臉的傷痕,眼神目光銳利又帶有一些悲傷的感覺,我疑惑對著那人說:

\"你有點像一個人。\"

\"回陛下,你認識那個人已死。\"

他的回答讓我有點意外,但我又想不出來這個人是誰,於是我問劉諶:

\"他究竟是誰?\"

\"回陛下,他叫蘇最。\"

\"哦,蘇最,蘇最…贖罪?\"我對著那人問道:\"你到底贖什麼罪?\"

蘇最回答:\"回陛下,過去的我已死,現在的我隻想贖罪為陛下打造一個盛世。\"

\"你有什麼學問?\"

\"回陛下,我多年從事政務,唯一的缺點就是會迷戀權勢,過去的我幾乎被權勢的心衝昏頭腦,辜負了一代偉人的知遇之恩,也忘記了初心。後來是陛下及時阻止了我的任性,我自覺羞愧歸隱潛心研學先師的學問,慢慢的我終於領悟了先師那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回歸了我的初心,我克服了我的權欲之心,現在我隻想把我所學貢獻給陛下,以報答國家,先師的栽培。\"

\"皇兒,他就是當年的楊儀?\"我猛然的醒悟對著劉諶問道。

\"是的,陛下,但是楊儀已死,蘇最才是真實存在。\"

劉諶接著說道:\"其實最近這一兩年來,蘇最也是在在暗暗幫助我推動製定很多很好的國策,費禕也是知道的。而且蘇最他也是最早察覺朝廷有內奸的跡象,因此早就告誡費尚書要處處小心,費尚書性情闊達卻沒有多少改變,導致今天的結局。陛下當天跟我討論關於譙周這件事我回去也跟蘇先生有提過,結果我發現蘇先生也是跟陛下的猜測不謀而合,於是我就帶來陛下這裏。\"

\"先生足智多謀,能力出眾我早就知道。但是這件事我卻感覺很難辦,這幾天都沒有想到好的解決辦法。不知道先生有沒有辦法解決。\"

\"回陛下,既然我們已經知道本土一些士族勢力已經投靠了魏國,那麼處理起來確實有困難,因為沒有確鑿證據表明他們通敵。我認為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嚴明法紀,處死郭,接下來就是逐步拉攏培養本土一些力量進入中央,慢慢弱化原有這部分反動勢力同時,可以彌補蜀漢長時間以來人才斷層的缺點。\"

這時我突然就開口說道:\"我突然有個想法,由劉諶去創辦成都學院,把諸葛丞相的學問作為引子,邀請有才華的人共同研討學問,隻要學有所成或者有能力的人就能成為北地王的幕僚,在日後輔助劉諶參與治理國家過程中有功績就可以提拔入仕途。\"

劉諶和蘇最對視了一下,心中都冒出一個疑問:這還是我們認識的陛下嗎?雖然之前就覺得,陛下可能因為從諸葛丞相死後激發了他奮發圖強的心,但是今天這個想法確實是為了一些士族開辟了一個進入中央的途徑。和以往不同的是用培養門人的手法去拉攏一些士族階層。這樣相當於培養出新的本土士族去替換現有的的本土士族。溫水煮青蛙方式讓他們慢慢的被消滅,也能同時培養出新的忠心人才,使得國家人才不會出現斷層。想到這裏他們都不由得深深佩服。

\"陛下這個方法實在厲害,我們佩服。\"劉諶和蘇最齊聲回答道。

\"那就勞煩兩位能盡心盡力。\"

\"是。我們願效犬馬之力。\"

\"好,那學院的事就交由劉諶去辦理,命劉諶行使尚書令事務,蘇最為尚書令使協助劉諶治理政務。\"

\"是…\"兩人行禮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