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走馬初見,匆匆曆曆如昨天
每個少年大多都是從純粹開始的,表白,愛,青春,甜,是每個少年都所渴望的東西。
身為作者的我還算不算是少年呢。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男人至死都是少年。好像確實是這麼回事,幼稚和理想好像就是男人的屬性。
再說我才19,應該算是少年吧
但是小說裏的黎想就是少年的模樣,真誠且理想。黎想諧音理想,之前看過一個國內的動漫,隻是現在已經被禁了,講的是豫章書院的故事,男主就叫黎想。
當時我才初中,後來才知道裏麵的每個人物的名字都有諧音寓意,狠狠震撼了我一把,黎想想來諧音理想的話,表達意義應該非常清楚了,但是年少的小男生就是容易被一些東西深深觸動,就是因為體悟到了最純粹的東西吧
書中的女主一直都是她來代替,因為我一開始想不到取什麼名字。後來想著也不需要有什麼名字,男孩子還純粹的時候遇見的女生,少年的衝動,沒必要給她一個名字,日後如果有男孩子讀了我的文字,希望你還能確認自己心中的純粹還存在著,如果沒有了,試著重拾它,因為真的很重要,真誠與熾熱,衝動與理想,是男孩子最寶貴的財富
看過不少甜甜的言情小說,也看過許多苦澀的愛情故事,跟著我媽看過充滿現實主義的電視劇,也自己看過很多浪漫主義的文字。
生在這個這麼信息發達的時代,我們好像早就已經見識過了形形色色的感情形式。並且每個人見解都有所不同。有人充斥著理想和浪漫,有人高喊著現實與成熟,有人渴望欲,有人希望愛,有人被獸性支配,有人為愛意付出。
但是我們都知道一切的一切最純粹的樣子,隻是有人深信不疑,有人不以為然。有人後悔自己深信不疑,有人後悔自己不以為然。
黎想的結局是悲傷的,因為用了純粹的態度對待了一份不純粹的感情。但是如果要問他後不後悔,我相信不會。至少在那個時候,他真真正正喜歡她,有些事如果不去做會一輩子後悔,這才是獨屬於少年的意氣和衝動。
這個小說的故事才剛剛開始,雖然結局是悲傷的,但是我寫出來是希望能夠喚醒少年心中的那份純粹與赤誠,對你對她也對我。高中學琵琶行的時候,讀到那個風華絕代多才多藝的京城女的年輕時候,技藝高超,是許多人的女神,老來卻嫁做商人婦,失去了愛和溫暖,孤獨且落寞。我當時狠狠觸動住了,心說會不會她也在某一場表演的時候對某個人芳心暗許,或許沒那麼風流倜儻,或許沒那麼起眼,但是是一份最純真的悸動。但是這份悸動隻能在她獨守空房時偶爾跟著蕭瑟的風吹進她的夢裏了,攪動著情緒的大染缸,越來越複雜。
黎想的悸動,衝動的表白有沒有好的回應呢,其實沒那麼重要,少年如果始終保持純粹赤誠,有著悸動的憧憬,那便是最可貴的禮物,少年的最理想。
願我們至死都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