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謔!要這麼多?”
“哎呦——可惜了咱們今年茶葉少,白白錯過了賺錢的機會。”村裏的大娘們先是驚喜,再一想到這麼多訂單量,可惜了他們沒這麼多茶葉,頓時心疼的不行。
“既然今年的名氣打出去了,咱們以後照樣也沒賣出去。鄒知青已經在抓緊時間育苗了,等後山開墾好做好基礎追肥,明年咱們起碼可以多一畝地的茶。”
看著大家對種茶葉的情緒高漲、勁頭足,張婉婉趁機說出了自己的安排。
“一畝太少了吧?”
不說大娘們,連楊永財都覺得照今年的行情,再加一畝茶園確實少了些。
“我知道大家的心思,但這飯要一口口的吃。之前茶樹是野生的,咱們也沒管過,基本都是靠它自己生長的。明年再種就是育苗的茶樹了,但咱也沒經驗啊。”
“萬一中間有啥沒考慮到的,搞多了損失也大。而且就一畝已經不少了,光後山的荒地就夠我們忙不少時間了。中間還要追肥、管理,一下子太多我們人手也不夠。”
“這怕啥,後山的地我跟你叔叔、伯伯們說一聲,讓他們下完工趁著天黑前去開墾。他們反正下了工,除了聚在一起下棋,就是圍在一起擺龍門陣,正好給他們找些事幹。”
“那我先謝謝大娘大伯了,今年還是保險點。倒是看情況吧?如果開春移栽幼苗後的成活率高,那咱們可以立馬再育苗。也不耽誤啥的。”
“行了,行了,咱又不懂這些,還不是要婉婉來搞?要是能多種她也不可能不種,她心裏有數,咱就聽安排,等指揮就行。”見對方也並沒有死心,張張嘴顯然還有些想話要說,花嬸直接出言打斷她。
“咱們可是剛搞了不少水田呢,畢竟是第一年,那邊暫時也要多多關注。茶葉緩一年也行,畢竟糧食最重要。”餘奶奶笑嗬嗬的打圓場,然後又對花嬸使了個眼色,感謝她幫婉婉說話。
“先不管以後的,咱們先把眼前的事先解決。”楊永財知道張婉婉肯定有她的考量,不再糾結這個。大家一想也確實,這邊要貨要的也緊,還是先把這批茶葉包裝好送出去吧。
1966年春,清溪村外的水田裏,一戶戶人家正在彎腰插秧。大片大片的水田圍繞在村子周圍,人人臉上的表情帶著欣勤的滿足。
阮欣快速的走過水田,向著後山走去。清溪的後山也大變樣了,第一年的茶苗培育的很是成功。當年就又在合適的季節培育了好幾茬,原有茶樹上的枝條不夠,張婉婉還從別的地方買了一批茶樹苗作為補充。
經過這兩年的栽培,茶園在後山坡度較為和緩的向陽坡已經種滿了茶樹。北坡某些地方,也小規模的種了一些,整個茶園初具規模。
現在是春季,一片生機盎然的茶園裏,有個全身穿著“軍裝”帶著帽子的姑娘,正在茶園裏檢查剛種下的那批茶樹的情況。
“婉婉——”阮欣走了過來,見張婉婉隻是“嗯”的應了一聲,但注意力仍在茶樹苗上。阮欣鼓了鼓嘴巴,暫時沒有說話。
等張婉婉把這排的茶樹苗看完,才抬起頭看了她一眼,見她滿臉鬱悶,便問了一句:“知青點又發生什麼事了?”
阮欣這批裏五個知青,雖然剛來時也是各有各的問題和難處,甚至一度阮欣還和單妙菡大打出手,帶的村民對他們的意見很大。
但後麵經過茶園和拍戲這兩件事,狠狠在村民麵前展現了一把各自的特長和能耐。重要的是經由這兩件事,他們跟村民的相處增多,相互之間的了解自然也跟著增多了。
前麵又有張婉婉這個“一幹活就暈”,以至於基本沒下過地,但依然為村裏做了好多事的活例子。大家對同樣有本事的知青,幹活幹的好不好就寬容很多。
他們五個自然很順利的融進了村子裏,尤其在去年,經曆過學校又增加了一個班。單妙菡主動申請,自己可以去代課。而且,跟張婉婉一樣不要積分以後,村裏人也基本把他們當自己人了。
本來一切都很讓人滿意,盡管鄉下的條件不如城裏,但清溪村的生活平靜、溫馨。這兩年因為改種兩季稻,再加上改田以後,水田麵積大大增加,再加上連續兩年大豐收。
基本村裏已經告別的吃不飽飯的情況,不那麼節儉的家庭,甚至偶爾還可以做些白米飯來吃。知青們頓時就更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