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眾生未啟智之時,為混沌之期,後混沌一分為二,實物化為域,而氣團化為界。
域為實,可孕育生命,生命以新舊繁殖交替為代表,而界則為虛,虛空同樣有生靈,以靈體生存於界中,可得永生之力,不墮輪回。
然,隨之歲月流失,眾生發現,域為實,其大小可逐漸變大,界為虛,受擠壓可化為實域,千萬年歲月下來,化身何止三千域,虛空變小而實域增多,至此,上界生靈開始搶奪生存空間,以控製保證其生存領域的規模,域則借此不斷地繁殖眾生,也不知經過多少歲月,發展到一定程度,上界正式開始爆發戰亂,縱使上界生靈有著長生之力,卻也在戰亂中大量的死亡,其能量隨著大自然的風雨,化為靈氣,散落在各個域麵中。
域麵生命獲得靈氣後,也開始修行出與上界生靈一樣的靈力,也不知從何開始,更不知是誰出手,在界與域中間,構造出天府,域中修行之人,達到一定修為,可飛升入天府,得永生之力,從此走出輪回之苦。
可是,天下分分合合,上界戰亂不止,下域人心也開始不一,天府終在一日之內毀滅,各域從此自成一“界”,人間至此不再有飛升之人。
……
“小豆子,開飯了……\"
正在沉思的青陽突然聽到師傅的叫喊聲,收回了思緒,從地上站了起來,拍了拍屁股上的塵,快步跑到廚房,拿出一個又舊又破的碗,開始大口吃了起來。
這時,廚房外麵走進一個老道人,見到青陽的吃相,不由得歎息,心中悔意升起,自己為何要貪酒,如果不貪酒,十六年就不會冒著大風大雨下山,去鄉下的酒家打酒,更不會喝的爛醉如泥,在回山的路上撿回一個娃娃,非要拉著這個娃娃拜師,從此甩不開這個人拖油瓶,哎,關鍵是這個拖油瓶還打不得,罵不得,名義上他是師傅,可實際上,老道人卻反過來受弟子的教導。
“師傅,弟子吃飽了,先走了”老道人正欲開口,青陽便已猜到老道人又要數落他,率先開口說道,說完又不等老道人說話,便逃一樣跑開了。
老道人回頭看了看逃走的大弟子,張開口想說點什麼,後麵又想起了往事,心中無奈,隻好又擺上了三副碗筷,看著這三副碗筷,開始回想起來……
老道人是首一宗的當代道首無量子,首一宗的前身是道一宗,道一宗是上古道宗萬道宗的分支,道一宗傳承上萬年,卻在老道人的師爺輩被萬道宗收回了傳承,從而趕出了山頭,從此被趕走的道一宗成了首一宗,道一宗傳到老道手裏,已經是第三代,沒了萬道宗這個大宗門的靠山,首一宗應是三代而亡,可是,在老道人心如死灰時,卻遇見了自己的大徒弟,青陽,那個從兩歲的娃兒被他帶大到如今,可是老道人卻從來都沒有看破這個小子。首一宗有道一宗的部分傳承,自然知道道一宗的預言:道一興百代,而後三代亡。
沒錯,老道人無量子就是天選的亡宗之子,這是首一宗前麵兩位宗主的推算,老道人自己卻不服,年輕時悄悄看中兩個資質不錯孩子,可是在他心中升起收徒之心後,兩個孩子都突然毫無征兆地病入膏肓,差一點就要蓋棺,嚇得老道人收起了收徒的心思,沒想到,那兩個孩子卻在第二天又無藥而愈,從此,老道人收起了收徒之心,再也不以道號自居,更不許別人喊他俗姓,因為老道人俗姓王,修行界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同等修為的修士之間,都會以道友相稱,別人稱呼老道人應叫王道長或王道友,聽在老道人耳中,就成了亡道,至於後麵的長或友,老道人已經自動接收不到,而道號:無量,老道人有充分認知,無量等於沒有,他沒有弟子,就沒有傳承,他就是亡宗之子。
這是老道人心中多年的疼,從此老道人開始遊曆,直到十六年前,心如死灰的老道人回到了他的破山門,終日以酒為生,某日,老道人醉酒後在風雨夜中收下了青陽為徒,當第二天早晨酒醒之後,回想起來,老道人渾身冷汗,急忙跑回內屋,當見到青陽還活生生的樣子後,突然大笑起來,接著又大哭一場,過後又開始大罵起首一宗的前兩位宗主,什麼亡宗之主,不,老道絕不是,最後才滿心歡喜的細心照顧起青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