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北望山,南望山(1 / 1)

很小很小的時候,宋點檢便知道了唐國公的故事。

故事裏頭,唐國公永遠都騎在高頭大馬上,無論什麼時候都成竹在胸,偶爾皺一下眉頭,那是自家院裏生了些事端又或者西北院落外頭突厥又鬧起來。

故事的外頭,唐國公的靈寢就在關中平原上頭,陵前碑上六匹馬,匹匹神俊。他的家園讓不孝子孫給分了去,爭執不斷,以至於北邊院落的契丹趁虛,取了幽雲別院去。

臥榻之側,啟容他人酣睡?長大了的宋點檢在與南唐詞人的信中這般的寫。

你是唐國公的後人,這不錯,可惜你不是唐國公。

那唐國公是什麼樣子的?

也許是個孔武的軍人,不然怎打得一溜兒的小院都喚他天可汗?

又或者是個儒雅的秀士,詩書千古,他兩樣占淨

還可能是個睿智的老者,眼睛一掃,便是千年的時光……

那麼,我呢?我又當如何做?

宋點檢將指在幽雲的地圖上畫了又畫。不孝子孫後晉,以幽雲為禮換了個有名無實的家主位子來,人沒坐上幾天就去見了唐國公,卻給之後的家主們留下莫大的麻煩。幽雲,那可是咱們家有名的產馬地呢。無有馬匹,你教護院們如何與胡騎對戰??

哥?又看地圖了?宋公子端著油燈走了進來。

啊,主殿在開封,這幽雲可就是咱心頭的一根刺啊。宋點檢隨口的答。當年,他固執的選擇了長安——那也是唐國公的選擇,然而安史給那座城市留下的傷害太過沉重,沉重到這麼多年過去了長安偏屋的元氣還沒有恢複過來,隻得選了開封,也選擇了直接麵對那桀驁的黃河和比黃河水更加難以對付的胡騎……

宋公子沒有搭話,隻是走過來,默默的把燈放在地圖旁邊,然後站在哥哥的身邊,頭微微的偏著,像是要擱在哥哥肩上卻又總是差了那麼一張紙的厚度。

哥,其實……我……

宋點檢的計劃曾經很完美,完美到了如果他再多活上幾年,他的院落將會回到唐國公時期那樣的遼闊。

可惜……宋點檢死了。

死在了一個雪夜,近侍說,他聽到了一陣劇烈的咳嗽,看到了燭影中一個舉斧的剪影,然後,他親眼看到宋公子蒼白著臉,從宋點檢的房間裏走出來。

帝,崩。宋公子這般說。

北伐還是進行了。可惜宋公子不是宋點檢,就像南唐的詞人不是唐國公一樣。

遼應戰,如果很多很多年前的唐第一次與突厥交戰一樣,宋敗了。

之後,雖然也取得了幾次勝利,然而勝了戰爭,卻輸了全局,其實也還是敗了……

之後的好水川,黨項也割了塊地立起了帳篷,然後是白山黑水裏的女真……

終於到了靖康。

五國城裏,昔日敵對的兩個家主都成了階下囚。落地的鳳凰不如雞,失卻了家園的家主也不過是個囚犯而已。中都的繁華汴京的風情轉眼間成了北國的風雪,金家的卒子似乎從來也不知道什麼叫做禮法,寒風裏,家人一個個離開,一個個被拋進了深坑,一個個的屍骨無存……

於是開始寫信,寫那些可能永遠也沒有辦法送到的信。

寫給九弟,告訴他不管什麼時候,都要記得黃河的北邊也是咱們宋家的院落。

寫給九弟,告訴他不管什麼時候,也要記得三關的那邊的幽雲

寫給九弟,告訴他,我現在隻想回到家鄉再看一樣,家主什麼的,我不會再去想他。

曾經有過希望,可惜很快遇上風波亭,但還是存在希望,因為采石嘰……

曾經,這個院落的大河旁,有一座山,山的名字是南望,站在山上,宋公子能夠看到九弟麵北的坐騎。

曾經,這個院落的大河畔,有另一座山,山叫北望,登上山頂,宋九能看到二哥居住的地方——五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