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燈火,雨傘與晨曦(1 / 2)

長明城的夜如同它的名字一般,璀璨的燈火照亮了整個城區,使它免受夜幕帶來的黑暗所侵擾,城內的人們也因此逐漸模糊了白天與黑夜的界限。

然而,夜從未結束……

慕名而來的外邦人總是毫無保留的讚歎長明城的繁華,為它的奪目歡呼,為它的閃耀而喝彩。浮華的氣息,迷人而危險。

富人的紙醉金迷與窮人的缺衣少食的模樣全都印在年輕城主的眼中,他不止一次試圖改變這些,可結果從未變化。

某天,他和往常一樣,麻木的在城區內各個地方收繳稅費,盛滿無數的金銀後打道回府。

天空驟然下起了雨,碩大的雨點砸在車頂,發的煩人的“咚,咚”聲,雨水順勢而下,滑過馬車的鎏金窗沿。他無聊的望向窗外,街道上的行人四處奔逃。

麵對雨點,大家都一樣,富人與窮人都會避開。

感歎之餘,他從馬車中鑽出,獨自一人在雨中穿行,車上的仆從見狀,趕緊跟上,撐開雨傘為他遮雨,他卻將傘奪走,快步走向路對麵。

衣衫襤褸的孩子在屋簷下,看著雨水中瑟瑟發抖,屋簷能幫他遮蔽頭頂的雨,但是抵擋不了被風吹斜的雨滴,他盡量往後縮,貼著牆壁。

城主將傘撐開,遞給這個可憐的孩子,他沒有認出眼前這位就是城主。

用冷的顫抖的手接過對方的傘,沒有道謝,轉身跑開。

“城主大人,您又做了件沒有意義的事呢。”仆從不滿的向他抱怨。

城主反問:“我做的一切都沒有意義嗎?”

身後的仆從沒有立刻回答,自顧自的在他頭頂撐開另一把傘後。在他身後小聲的說:“是的,您做的一切拯救不了任何人,隻能滿足您那小小的善良心。”

語氣略顯刻薄,但是無法反駁。

年輕的城主,盡顯失落,無助的返回馬車。在車上,他又問了仆從:“到底要怎麼做,才能拯救他人?”

仆從對這個問題感到厭煩,直截了當回答:“我怎麼知道,我又不是神。拯救他人這件事,估計隻有神才能做到吧…”

這個回答,城主聽過很多次了。族內的長老,貼身的仆從,城區的富豪,路過的旅人,他們都說過類似的話。

因為這不是他想要的答案,所以才不厭其煩的問著。而今天貌似得到了,自己所想要的。

“是嗎?我想我已經知道了。”城主指向路邊,仆從跟著望過去,之前拿走雨傘的孩子和另一個孩子一起躲在傘下避雨。

“我把傘給了他,他願意和其他人一起使用,這很好,不是嗎?”他有些激動。

一旁的仆從漠然的轉過臉,冷淡的說:“慷他人之慨罷了,歸根結底,傘,終究是從您的手中傳遞出去的。”

“是的,我為了滿足內心的善良交出雨傘,拿傘的人選擇再次傳遞了這份善良。如果城內每個人都會傳遞自己的善心,這座城的夜,大概就會結束了吧?”

仆從聽到這話,無奈的歎了口氣。

善良的城主,單純的像個孩子,從不以惡的方麵揣度人心,他看到雨中的孩子,卻看不到孩子為何獨自在雨中的原因,把城內所有窮人的悲劇強算在自己頭上,總想著救贖別人,不曾想過救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