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武昌(1 / 3)

暮靄沉沉,大河上下一片蒼茫。

在刀兵連綿的歲月,這正是晚號長鳴城池關閉的時分。坐落在長江北岸的荊州首府——江陵,卻打開已經關閉的南門,又隆隆放下吊橋,放出了一隊威壯騎士。暮色蒼茫之中,這隊人馬越過山地,飛馳平原,在朦朧月色下從渡口擺渡長江,上得南岸,便乘著月色星光,飛馳入江南孫吳都會——武昌城。

武昌城北枕大江,西屏西山,南阻樊山和洋瀾湖,東南隅有鳳凰台高地,形勢險要,又有良港、鐵冶,是控製長江中遊的一個軍事重鎮。

武昌城是江南大城,雖孫權尚未正式命為都城,但儼然當時政治、軍事的中心之所在。所以武昌城的城池規模與街市氣勢相比其他江南城市都要出許多。雖不及建業水路陸路四通八達,卻是北抵曹操,西抗劉備的最佳之所在。近年來孫權舉賢任能拉攏當地世族,全力在江南南岸發展農耕,加上江南本來工匠商賈為數眾多,武昌大大的得了一回天時地利與人和,竟是迅速富庶了起來。蓬蓬勃勃的變成了水陸大都會,重築大城池,工商雲集,店鋪林立,儼然又蓋過建業成為江南第一大市之勢。更兼名士紛紛前來定居開館,文風昌盛,私學大起,又隱隱然成了孫吳地區的文明中心。

武昌城城內北部建有子城,為孫吳武昌宮所在。這一隊沒有任何旗號的威壯騎士入得武昌城速度突然慢了下來,齊聲大呼:“前方捷報,我軍大破江陵,荊州全境收複。”在每條街市上巡遊一遍,方向宮中馳去。武昌城上下歡呼一片,頓時陷入濃濃的興奮與狂歡之中。

荊州轄郡七,縣一百一十七。治所漢壽縣,漢末移治襄陽縣,劉備又移治於江陵。

建安十三年,曹操在七月間向南進軍,征討荊州。時荊州牧劉表嚇得吐血,在八月間去世,荊州交給了他的小兒子劉琮。劉琮領兵駐紮於當時治府襄陽;而劉備已退到樊城,劉琮卻不通知劉備,便向曹操遞了降書,將劉備幾乎逼上絕境,幾經波則方才在江夏駐足,遂派諸葛亮前往孫吳求救。

孫權下令周瑜、程普、魯肅三員大將,領兵三萬,去江夏郡與劉備、劉琦合作,共同抵抗曹操。破曹操二十幾萬的大兵於赤壁烏林,然而戰後的劉備卻在赤壁烏林勝利以後,追擊曹操之時,單獨行動,占領了武陵郡的孱陵縣,造了公安城,自成一個局麵。更不經告知孫權,徑行攻取了武陵郡其他各縣,與長沙郡、零陵郡、桂陽郡。從此荊州大半落於劉備之手,而孫吳隻獲得了其中一個半郡:江夏與半個南郡(曹方獲得了一個半郡:南陽與半個南郡)。建安十九年,孫權趁劉備入川,奪得益州之時,派呂蒙襲取長沙、桂陽、零陵三郡。劉備聞知,從蜀引兵下公安,命關羽爭三郡。吳蜀大戰眼看就要爆發,這時曹操將進攻張魯,劉備恐操侵入益州,乃與吳講和,平分荊州,以湘水為界:江夏、長沙、桂陽屬權;南郡、零陵、武陵屬備。時為建安二十年。

孫吳自始即以奪取荊州為國策。後周瑜英年早逝,荊州問題更成孫吳的肉中的一顆刺,當然也成為江南士子心中之疾。此時終於被收複,怎教人不歡呼雀躍、興奮不已。人人都在興奮的議論著。隨著這一隊威壯騎士不斷的呼喝,武昌城的興奮激動終於蔓延成了狂歡。誰也不知道何時何人開的頭,原本中夜收市的夜市變成了徹夜大市。各色酒鋪飯館燈籠高挑,幌旗招搖,高談闊論與喝彩之聲溢滿街市。原本是盛典大節才舉行的社舞也湧上了長街。那由四十多個壯漢抬在特大木車上的社神雕像緩緩行進,和善的看著在他腳下狂歡勁舞的彩衣男女,總角小兒也一群群湧上街頭又唱又跳。

在大梁的狂歡喜慶中,有一個地方冷清如常,這就是“長史”張昭的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