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豐精心做的局就這麼被甘武破了,他怎麼也沒想到甘武居然會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兒子戰死沙場而無動於衷。
躲在虛境中的張三豐無奈的看著土木堡發生的一切,惆悵地歎息道:“我仙界這一劫看來是無法躲過了。”
從土木堡出來後,甘武悄悄回到過北京。
在多方打聽後得知,原配夫人張芯已於正統元年十月十二日病逝,也就是在甘武出事後不久,悲傷成疾追隨甘武而去。
妾室苗氏,於正統元年十月十五日自縊身亡,也追隨甘武去了。『傳聞,苗氏自縊時,肚中已有骨肉。』
女兒甘思芯,於正統八年病逝於河南洛陽,其丈夫楊承後官至都指揮使,封嘉運侯。
朱祁鈺登基後,讓甘浩勇的兒子繼承了柱國公的爵位,後共傳十代,與大明共享國運兩百餘年,直到一六四四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最後一任柱國公戰死於德勝門。
自此,甘武在這個大明再也沒了牽掛。
北京保衛戰結束後,甘武便離開了北京,開始隱匿山野。
在歸隱的日子裏,甘武不禁思考起許多從未想過的問題。
這趟大明行我得到了什麼?
那些史官們會怎樣記錄我這一生?
土木堡一戰我的選擇對嗎?
第一個和第三個問題沒有人能夠回答他,不過第二個問題在清軍入關前的《明實錄》中可以找到答案。
甘武,字濤武。生於洪武八年八月初五,於正統元年十月初五於武當山薨。祖籍應天府太和村人,因在洪武三十年幫助順天府破獲一起“刺殺案”,受到都督張宣賞識,出任神策衛指揮。甘武在任期間盡忠職守,政績頗佳。洪武三十二年隨燕王起兵靖難,曾帶領朵顏三衛所向匹敵,在對陣李景隆時,曾三進三出,將李景隆五十萬大軍打的丟盔棄甲,逃回南京。後在攻打濟南時,為了保護燕王朱棣,不幸中計被俘往順天,後設法逃脫。濟南之戰後,因朵顏三衛損失慘重,於是甘武後又領命組建了輕騎兵——關寧衛。洪武三十五年,甘武帶領關寧衛第一個攻進南京,是為靖難第一功臣。
永樂朝因功封柱國公,並加封“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左柱國、太師、太傅,食祿兩千兩百石。
太宗皇帝重啟錦衣衛後,甘武出任第一任指揮使。
永樂七年,同丘福領兵北征,意外失蹤二十六年,太宗皇帝追封其為定山王。宣德十年回朝,承襲王爵,成為大明曆史唯一一個生前受爵個異姓王。
正統元年在武當山意外失足墜崖,享年六十一歲,其死因成為大明一大疑雲。
兩百多年後,清順治帝入主中原。為了更好的治理這座來之不易的江山,也為了更好的奴役天下的漢民,清朝統治者開始篡改明朝曆史。其中清朝的史官們在修明史時,發現了甘武這如神話一般的經曆,他們紛紛認為這是不可能真實發生的。哪有人在消失幾十年後又平安活著回來,而且還能保持容貌不變,這和修仙有什麼區別。於是清朝上到統治者下到文人學者一致認定甘武這個人物是明朝虛構的。於是乎,在順治十年,清朝的史官們將所修的明史中有關甘武及其家族的一切記載全部抹除,甚至抹除了明實錄中有關甘武的一切記載。
在隱居多年後的某一天,甘武從睡夢中醒來,感覺渾身很是吃力,他像平常一樣習慣性的伸了伸懶腰。這一下不得了,他發現自己的手突然變得很枯瘦。於是他來到門外水缸處,看著水缸裏那張蒼老的連自己都不認識的老臉,甘武體內的精氣與內力開始不受控製的往外傾瀉。他沒有去阻止這一切的發生,反而很平靜地看著這一切。
“結束吧!讓這一切都結束吧!”這是甘武留給這個時空最後的一句話。
片刻之後,地上隻留下一副沒有了血肉的虛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