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山之前的風雲翻湧態勢逐漸歸複於平靜下來的時候,在另一個地方卻暗中急流洶湧,李淵正在跟達曼可汗會麵。
李淵扯旗幾乎是眼前的事了,就等著四明山之戰的結束李世民帶著李元霸回到太原就會即刻起兵,這與前世李淵是一直隱忍到了皇帝被宇文化及搞死後才起兵略有不同。
李淵起兵最膈應自己的非北秦政權莫屬了。
北秦政權在蘭州府,離著太原府不遠不近,再就是北秦政權兵馬強壯,尤其是狄去邪以及自己的十二個半神將,真的不是很好對付。
再加上之前大信國突然出兵攻下了鳳翔,然後派出王君廓領重兵扼守,在這樣的情況下,李淵不幹貿然從鳳翔突破,畢竟剛起兵就跟大信國翻臉結下仇怨這絕不是李淵願意看到的。
除了外間會自己恩將仇報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大信國這塊骨頭太硬了,從四明山源源不斷傳回來的訊息李淵也清楚的知道了自己三兒元霸原來也不是無敵的存在。
據,在那瓦崗山上,還有一個什麼羅總教頭更是被大信國兵馬稱之為定海神針,貌似還聽那跟元霸戰成平手的羅士信都還敵不過的呢。
是以,李淵隻能從另外一條道打主意。
突厥分東?突厥和西突厥兩個部分,不過在這兩個部分之下還有著不少的獨立部族,這一點在東?突厥一方體現的更為明顯,而西突厥因為是達曼才翻身做主不久,麾下幾乎都是自己的心腹人馬,是以要戰力,這個時候的西突厥勢力完勝東?突厥。
李淵想要借道從西突厥繞過從靈州攻擊北秦政權,而西突厥也想借助李淵的兵馬從一側協同自己一道攻擊東?突厥,所以,這一次兩者的會麵都是極具期待性。
不過,最終所有問題都集中到了大信國的身上。
能夠參與這次會談的人不多,隻有丘行恭一人,而達曼可汗身邊也隻留下了薛華明。
隨著殿門的掩上,沒人知曉四人在裏麵會些什麼,達成些什麼樣的協議,不過這件極為秘辛之事卻被一個人給探得了來。
賈潤甫自從擔任探視營另一營的頭領後便展現出極為賦的一麵來,本來之前在曆城賈潤甫就是幹的客店吃住買賣,就善於跟人打交道,可謂是江湖三教九流都門清。
還有一點就是人家賈柳店一直就是幹黑道買賣的,是以在探聽消息這方麵簡直是深入骨髓裏的一種本領,再加上有柳周臣的輔佐和大信國早已成型的密探組織,是以賈潤甫柳周臣二人可謂是如魚得水。
也正是因此不久前才探聽出李淵與二妃那不恥之事來,也還陰差陽錯的促成了伍雲召半道折返改投了大信國的事來。
其實,對於招募伍雲召宇文霸一直都有這種想法的,但是心裏麵也是門清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伍雲召絕對是那種忠義之人,不可能棄李子通不管不鼓。
隻是沒想到伍雲召沒棄李子通而李子通還先有棄伍雲召的打算,這直接導致伍雲召心灰意冷,而就此伍雲召也是想要去太原投李淵的,所以,當宇文霸見到伍雲召這反而回後更是直接投於自己麾下時,那種驚喜之情絕對是無可言喻的!